我國與哈薩克建交
在28年前的今天,1992年1月3日(農曆1991年11月29日),我國與哈薩克建立外交關係。阿拉木圖市區街道哈薩克,意為“自由之民的國家”。位於亞洲中部。面積271.73萬平方公里。人口1738萬人(1992),有130多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650萬人、俄羅斯族620萬人,日耳曼族和烏克蘭族各級100萬人。官方語言為哈薩克語。俄語為族際間的交流語言。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遜尼派)、東正教,還有基督教新教和佛教等。首都原在阿拉木圖,後遷至阿克莫拉(1998年5月更名為阿斯塔納)。哈薩克主要出口產品是石油及其製品;進口主要是食品和食品原料。哈薩克及世紀30-40年代併入俄羅斯帝國;1925年改稱哈薩克蘇維埃自治共和國,仍屬俄聯邦。1936年加入蘇聯。1991年12月10日改稱現名;12月16日宣佈獨立。對外交往中採取全方位、有重點,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務實外交政策。1992年1月3日同我國建交。WoodenCathedral阿斯塔納市區獨立紀念碑,哈薩克獨立紀念碑,建於1992年。遠眺天山山脈阿克糾賓,晨光中的阿克糾賓市茫茫草原東正教堂,位於阿拉木圖市中心廣場東側的東正教堂。戈壁,荒無人煙的戈壁草原是哈薩克的常態。油氣處理廠,中石油在哈薩克投資的油氣處理廠。購物中心,阿拉木圖市最大的商場的內部景象。MEGA商場,哈薩克阿拉木圖市最大的購物中心——只有三層高的二戰紀念雕塑,位於阿拉木圖市的二戰紀念雕塑。蒙古包,與蒙古包外部單調的色彩不同,蒙古包內部裝飾鮮豔無比。聖尼古拉斯教堂時尚年輕人,阿拉木圖城市廣場上身穿熱褲的時尚少女。烹飪,正在製作饢餅的哈薩克婦女。水果,在市場上售賣新鮮蔬菜的農婦。國事訪問,2011年6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往哈薩克進行國事領導人會面總理與總統郵票,1993年出版的以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封面的郵票。哈薩克貨幣燻腸,哈薩克人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傳統燻腸。茶具,傳統工藝製作的茶具,看起來非常精美,價格也不便宜。步行街,阿拉木圖最大的商業步行街黑魚子醬現代畫作,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哈薩克現代藝術展中展出的一副畫作。高山越野車,在哈薩克的公路穿行,越野車必不可少。駱駝是哈薩克牧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阿拉木圖機場停機坪,遠處的雪山就是天山山脈。公交車,阿拉木圖市的公交車高原公路站臺,阿克糾賓火車站沒有檢票口,可以直接進入站臺。阿克糾賓火車站哈薩克女兵軍隊閱兵軍演,哈薩克軍人正在進行軍演前的準備。哈軍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