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生
在66年前的今天,1954年9月21日(農曆1954年8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生。安倍晉三(1954年9月21日-),男,日本政治家。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即日本首相,第97任)、自由民主黨總裁。他是日本第一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及戰後以來最年輕的總理大臣。安倍晉三出生於日本東京,1977年畢業於日本東京成蹊大學政治學系。1993年首次當選日本眾議院議員。2006年9月26日,就任第90屆日本首相,次年9月12日辭職。2012年9月26日,安倍晉三戰勝其他4位候選人,成為新一任自民黨總裁。2012年12月16日,日本自民黨在第46屆眾議院選舉中以絕對優勢獲勝,黨首安倍晉三於2012年12月26日特別國會上再度被指名出任內閣總理,由此成為戰後繼吉田茂之後,第二位曾任日本首相者再度任職的政治家。2014年11月21日,安倍晉三宣佈解散日本眾議院,並於2014年12月24日成功連任日本第97任首相。人物評價前來韓國參加濟州和平論壇的前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接受韓媒採訪時,毫不猶豫地批評了日本現任首相安倍的言行。鳩山由紀夫稱,對於日本方面而言,誠實看待歷史的勇氣很重要,只有出現有勇氣的發言,輿論才會改變。“安倍經濟學”也是日本銀行拿出資金製造日元走低的產物,股價暫時上漲,是因為外國投資人買進了6、7萬億日元規模的股票。這些股票什麼時候出售,股價就會下跌,進口物價因日元走低而上漲,又因消費者物價並未上漲,負擔就轉嫁給了中小企業。他指出,日本的企業情況已經很困難,有必要與韓國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來拓展市場並培植經濟的原動力。期待日本以此為契機,感受到正視歷史的必要性。日本國民在過去20年間工資平均降低了1百萬日元左右。在國內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橋下徹為了所謂人氣,為了成為媒體寵兒,“覺得說些既有意思又能吸引國民的話就能吸引關注”,做出了不該做的言行,導致了今天的局面。安倍或橋下徹的想法絕對不能代表明智的日本人的想法。鳩山在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的短暫時間裡擔任過日本首相,2012年末從日本政界完全隱退。印度外長呼籲安倍謹慎行事2014年1月7日,印度外長鬍爾希德會見到訪的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時說,日本應該吸取歷史教訓,虛心接受中韓等國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批評。印度外交部不願透露姓名的有關人士說,胡爾希德在會見山口時詢問了對方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在中韓等國引發強烈反響一事的看法。山口表示,安倍作為一國領導人應該謹慎行事,並儘可能降低自己行為帶來的消極影響。港報稱中國對日本輿論戰策略擊中安倍要害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批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時提及伏地魔。劉曉明把日本軍國主義比作幽靈,把靖國神社比作惡魔的化身。他寫道:“如果把日本軍國主義比作伏地魔,靖國神社無疑就是其魂器之一,代表這個國家靈魂最黑暗一面。一般英國民眾很難明白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但將靖國神社比作伏地魔靈魂所依附的法器,英國和西方大眾就能非常形象化地理解和接受。延伸閱讀:安倍歷史老師:感到好丟人早知如此讓他留級延伸閱讀:安倍歷史老師:感到好丟人早知如此讓他留級2015年5月26日,日本《中文導報》報道,以安倍晉三首相高中時期的“歷史老師”為名義,日本律師澤藤統一郎於5月21日在其部落格“藤統一郎的憲法日記”中發文,稱自己沒有教好安倍歷史課,深感丟人,後悔讓安倍在沒有好好學習的情況下畢業。原來,在5月20日的黨首辯論中,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說,日本在接受《波茨坦公告》後結束了戰爭,《波茨坦公告》第六條以及第八條中提到的《開羅宣言》確認日本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志位和夫為此要求安倍就日本發動的那場戰爭對錯做出明確表態。安倍拒絕做出表態,反而聲稱他沒有看過《波茨坦公告》這部分內容,“無法做出評論”。對此,安倍的“歷史老師”發文批評舊日“學生”。以下是《中文導報》對該文章的編譯內容:安倍君,我真的覺得好丟人。在高中時是我教你歷史的,你對歷史的無知,我也有責任。真是太丟人了。迄今為止我經常為你提心吊膽的,因為我知道你對歷史和社會的知識很貧乏,而且你看問題很淺。幸好到目前為止周圍很努力地支援幫助你,你沒有出什麼大紕漏而到了如今。我十分感慨,對於周圍的幫助和善後的力量。可是,你那淺淺的底子終於是露餡了。你在國會說你沒讀過波茨坦宣言和開羅宣言。你沒有直接坦率地說:“我沒讀過”。你說的是,“那些部分我還讀得不算很詳盡,所以不太清楚”,你用有點怪的日語裝了裝樣子,但結果是一樣的啊。我現在感到,你在高中生的時候,我該嚴謹打分,讓你歷史和社會科不及格,讓你留級才是啊。那樣,才能讓你好好學習。那麼做,既是為你好,也是為了日本國民。我讓不好好學習的你及格了,讓你畢業了,這真太遺憾了。不知為何,一說到憲法,你腦子裡就只有大日本帝國憲法。你對於舊憲法以及五條誓文倒是記得蠻牢,還有,對你祖父曾活躍過的滿洲,你也蠻關心的。但是,對於波茨坦宣言以及戰敗,以及那之後戰後的各項改革,對於日本國憲法的制定以及戰後民主主義,你一點兒都沒好好學。你的腦子裡,日本歷史在1941年12月8日就停止了。波茨坦宣言、開羅宣言等那些之後的事情,是不是因為你不喜歡,所以就沒興趣知道也沒興趣閱讀。作為教師,我記得教給你們了無數遍,那場戰爭是侵略戰爭,是為了擴大殖民地的戰爭。日本承認這是錯誤並且反省,並在戰後再出發,所以才又被緊鄰諸國接納。你為什麼就不能說“那場戰爭是錯誤的”?或者說“就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上寫的那樣”?有你這麼莫名其妙的學生,我也真夠不幸的。我周圍已經有人說你那回答要成為今年的流行語了。日本天皇父子就歷史問題發聲“敲打”安倍日本皇太子德仁在55歲生日前出席記者會時“罕見”就政治話題發表言論,表示日本應該“正確”認識歷史。一些日本網民認為,德仁的表態中“包含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警告”,日本政客們需要“好好學一學”。分析人士解讀,日本皇室近來就歷史和憲法問題的表態是一種“進步”,是在自身許可權範圍內最大程度地表明立場。延伸閱讀:安倍晉三:和平主義之家生出個不孝子延伸閱讀:安倍晉三:和平主義之家生出個不孝子日本現任安倍晉三,1954年9月21日生於日本山口縣。他的祖父安倍寬外號“昭和的吉田松陰”,因反對東條英機的軍閥主義,被政界視為有骨氣的,戰後組建建黨綱領為貫徹民主主義,建立議會民主的“日本進步黨”而震動日本政壇。1924年4月29日出生的安倍晉太郎是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子承父業,是二戰後著名的日本政治家,在中曾根康弘內閣時,與前首相竹下登、宮澤喜一併稱為中曾根康弘之後的日本政壇“三領袖”。安倍晉太郎立志做和平主義政治家,是前首相福田赳夫的得意門生,曾任中曾根康弘內閣外務大臣,執掌福田派後該派改名安倍派(現森派),是日本自民黨繼三角大福中時代後”安竹宮“時代三人之一,後因病逝未能登上首相的寶座。反戰主義者父親安倍寬當然,與天然的反戰主義者父親安倍寬不同,安倍晉太郎稱為和平主義政治家有個人和家庭的原因。安倍寬早年與日本陸軍大將大島義昌的外孫女本堂靜子結婚,生下安倍晉太郎,不久即離婚。外界推測,反戰的安倍寬與陸軍大將岳父家的政治見解矛盾,是其婚姻走向盡頭的原因之一。父母離婚時,安倍晉太郎出生僅85天,隨父親回到山口縣。安倍寬在離婚後一直沒有再娶,因此從記事起,安倍晉太郎就沒有母親,人們都告訴他,他的母親已經死了,小安倍只能成天捧著父母的結婚照,看著上面母親的形象發呆。上中學時,安倍晉太郎聽說母親還活著,在東京結了婚。他竟懷揣著母親的照片來到東京,想從茫茫人海中找到從未見過面的母親。安倍晉太郎一直幻想著有朝一日能見母親一面。二戰末期,他參加了神風特攻隊,安倍寬聞訊後非常傷心,終於對兒子吐露實情:原來,安倍晉太郎的母親在和安倍寬離婚後,和橫浜正金銀行的銀行職員再婚,在生了2個孩子後早已病死,年僅31歲。這件事對安倍晉太郎心靈的打擊可想而知。戰後,對安倍晉太郎從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進入每日新聞當記者,有報道說,多年後,剛從東京大學畢業的安倍晉太郎到日本每日新聞社求職時,面試官問他:“你一生中最大的目標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答道:“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和平主義政治家。”作為旁觀者的網友們也許很奇怪,安倍晉三祖父兩代都是日本著名的反戰的和平主義政治家,為何會變成靠參拜靖國神社,祭拜二戰戰犯表達其右翼政治觀點的中日關係麻煩製造者?和父親安倍晉太郎變成和平主義政治家的原因相類似,安倍走上靠損害中日關係換取日本國內右翼分子支援的不歸路也與他的家庭有重大原因,不過這個家庭不是他父輩的“和平主義之家”,而是他的外祖父岸信介一家。岸信介長期為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從事經濟工作,戰後被定為甲級戰犯,但後來僥倖逃過審判,還擔任了日本首相一職。岸信介早年被過繼到了岸家當了舅舅岸信政的養子,後來岸信政將女兒岸良子嫁與岸信介,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叫岸信和,女兒叫岸洋子。岸洋子長大後,1951年時任日本外相的岸信介委託和他關係密切的日本《每日新聞》記者長坂慶一給女兒岸洋子找物件。長坂慶一便推薦了自己的同事安倍晉太郎,他正是安倍晉三的父親。此時安倍晉太郎已是孑然一身,因此,外人總以為安倍晉太郎是入贅到了岸家。對此,安倍晉太郎曾經氣憤地說:“我沒有入贅到岸家,我是安倍家的,我的父親是安倍寬。”透過與岸洋子的聯姻,安倍晉太郎迅速在日本政壇開啟局面。1956年,岸信介擔任外相,安倍晉太郎出任他的秘書官。岸信介當上首相後,安倍又成為首相秘書官,儼然是岸信介的心腹。岸信介逐漸淡出政壇後,安倍晉太郎接過其衣缽,開始獨立發展。自己是和平主義者,但岳父卻是甲級戰犯——父母的婚姻悲劇似乎會在安倍晉太郎身上重現。智慧的安倍晉太郎吸取了父親的經驗無論在私人關係還是在政治觀點上,他與和岳父岸信介都分得很清楚。藉著岳家的政治資源的隱蔽,安倍晉太郎官運亨通,相繼出任農林水產大臣、內閣官房長官、通產商業大臣、外務大臣和自民黨幹事長等職,成為日本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安倍晉太郎曾兩次競選日本首相,但最終都沒成功,其中原因還得從“角福戰爭”說起。20世紀80年代,日本政界上演“角福大戰”。“角”是田中角榮,“福”是福田赳夫,兩人為控制日本政壇鬥得不可開交。這次政壇角力,把安倍晉太郎向首相寶座推去。當時,安倍晉太郎是福田派內定的接班人,他與田中派繼承人竹下登達成“密約”,先由竹下接過中曾根康弘的首相職位,然後傳給安倍晉太郎。所有日本媒體都認為,安倍家族“一門三首相”的盛況即將出現。如果不是1991年,安倍晉太郎在即將出任首相的前夕突然病逝,這樣和平主義的日本政治家的履歷將堪稱完美。但人無完人,安倍晉太郎雖然仕途坦蕩,但卻疏忽了對下一代的教育,安倍家族的“和平之家”名聲到他這一代,也就終結了。因為祖父兩代人的政治觀點傾向自由主義的緣故,安倍晉三成長於氛圍寬鬆的家庭環境,但在他的教育問題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安倍晉太郎沒空管自己的兒子,這個重任自然就落到了當過戰犯的岳父一家人生上。安倍晉三一直以有外祖父岸家血脈為榮。安倍容貌憨厚,說話簡單明瞭、平和泰然繼承了其父相對溫和的風格;同時,安倍又有外祖父的鷹派特色,外交態度強硬,最關心安全問題。安倍晉三的童年是在岸信介身邊度過的。5歲時就目睹了日本國民反對《日美安全條約》,遊行隊伍圍困岸信介家的情景,但岸仍強行修改了《日美安全條約》,對此,安倍至今記憶猶新,對其“膽識”讚不絕口。岸認為《舊金山和約》是美國強加的對日本的枷鎖,同時希望修改和平憲法,擁有自己的軍隊。岸信介是這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他的外孫安倍晉三也繼承了他的這種觀點。如今,安倍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強硬姿態,無不折射出其戰犯外祖父的影子。連安倍晉三的母親安倍洋子也載文介紹安倍晉三說,“安倍在政策主張上像外祖父,性格卻像父親。”祖父安倍寬雖然也當過日本陸軍大將的女婿,但二戰期間,安倍寬反對軍部的總動員令,同時也堅持反對東條英機。祖父安倍晉太郎儘管是甲級戰犯嫌疑人岸信介的乘龍快婿,但他繼承了父親安倍寬的理念,對戰爭極其厭惡,對民主主義的理解非常深入,因此雖然身處右翼群體之中,卻始終和右翼保持著距離。可疏於對子女教育的安倍晉太郎九泉之下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會養出個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不孝子來。今天,不知安倍晉三在靖國神社拜鬼的時候心中是否想過,將來的一天,他怎麼面對他的祖父、父親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