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9月19日發生的大事件

日本透過安保法 戰後政策大轉變

2015年9月19日(農曆2015年8月7日),日本參議院透過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成定局。集會人群舉著各類標語,高喊口號,要求國會不得透過安保法案當地時間2015年9月19日凌晨,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表決透過了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核心內容的一系列安保法案。由此,依憑執政黨方面在國會的席位優勢,安倍政權強推的解禁集體自衛權闖過最後一關,從圖謀變為現實。包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在內的5個對此持反對立場的在野黨派,面對安倍陣營連日迫不及待的“急行軍”態勢,使出包括提交內閣不信任案等在內的種種抵抗手段後,終陷於“彈盡糧絕”。其在國會內持續幾個通宵的抗爭無奈告終。而國會周邊無數日本民眾夜以繼日的憤怒抗議,也未能阻攔當權者的一意孤行。但安倍政權在急切收穫這一蓄謀已久的“戰果”的同時,也須面對其引發的代價,包括由民意的強烈反彈帶來今後對其政權的衝擊,以及各方指其違憲而或提起的司法訴訟等。此間輿論普遍認為,此番新安保法案的定局,意味著日本戰後安保政策發生重大轉換。一些主流媒體擔憂,新安保法案的透過,將徹底動搖日本戰後和平立國姿態。導致即便日本未受攻擊的情況下,自衛隊也可能僅憑一小撮當政者的“綜合判斷”而參與結夥動武。何況,新安保法還撤除了自衛隊活動的嚴格地理限制。強行成立的新安保法案,包括由《武力攻擊事態法》、《周邊事態法》等10部法律的修正案綜合而成的“和平安全法制完善法案”,以及隨時允許為應對國際爭端的他國軍隊提供後方支援的新法“國際和平支援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8日指出,由於歷史原因,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的政策動向一直受到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希望日本政府認真傾聽國內和國際社會的正義呼聲,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在軍事安全領域慎重行事,多做有助於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日本前最高法院法官、前內閣法制局長官、日本律師聯合會會長及憲法學者8月26日在東京霞關召開了記者會,稱安保法案“違憲”以阻止其獲得透過當地時間2015年8月30日,日本東京,日本民眾持標語在國會大廈外示威,抗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安保法案。8月30日,日本全國超過300處地點均發生示威活動,估計示威人數超過100萬人,東京有數以萬計的示威者包圍國會,要求廢除安保法及安倍下臺。大約12萬日本民眾8月30日在位於東京的國會大廈外集會。8月3日,工聯會昨日遊行至日本駐港領事館,抗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推安保法9月17日,眾多日本民眾冒著大雨持續聚集在國會周邊進行反安保抗議活動。深夜、秋雨、警察,都未能阻擋日本民眾為抗議安倍內閣強推新安保法奔走的腳步。“絕不允許強行表決!”繼15日4.5萬民眾包圍日本國會,16日又有至少4萬人將國會圍得水洩不通,抗議“以不嚴謹的方式處理一項將左右日本命運的法案”。與此同時,日本國會內部也硝煙瀰漫:朝野兩派圍繞新安保法連夜展開對決,執政聯盟計劃在16日當夜強推法案在特別委員會表決透過,但審議會一直推遲到東京時間17日0時30分仍未開始。日本全國各地民眾在18日統一行動,亮出了“不容忍安倍政治”的標語。日本安保法案是什麼?日本安保法案第九條被拋棄日本安保法案是什麼?從表面上看,安保法案其實是兩項法案,分別是《國際和平支援法案》與《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但後者其實由十項小法案構成。《國際和平支援法案》是為日本自衛隊支援多國軍隊提供依據,《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則規定了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和發起武力攻擊的條件。安保法案的實質就是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旨在擴大自衛隊海內外軍事活動。當日本或與日本有密切關係的國家遭到武力攻擊,日本的存亡受到威脅、存在國民權利被徹底剝奪的危險時;當無法尋求其他可執行方式來抵抗攻擊,及保證日本存亡不受威脅,並保護本國民眾時;對於軍事的使用度可以降到最低時,允許日本向他國動武。也就是說,即使日本沒有直接受到攻擊,僅僅只是“威脅”,也可以對他國行使武力;日本政府在獲得國會批准的情況下,隨時可以向海外派遣自衛隊,支援外國軍隊。有分析指出,從根本上看,新安保法是為了加強美日同盟,更好配合美國滿足其“亞太再平衡”的戰略需求。日本安保法案第九條被拋棄:新安保法案違反了日本和平憲法前文和第九條中有關“和平主義、不行使武力”的內容,和平憲法將名存實亡。安保法案將真正改變日本未來前行的方向。日本安保法案危險本質日益暴露針對日本國會正在審議的系列安保法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1日在眾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表示,日本自衛隊為美軍等提供後方支援的“重要影響事態”可能會發生在中東及印度洋。此間不少日本媒體和學者紛紛擔憂,一旦安保法案透過,日本自衛隊的活動範圍將無限擴大。據瞭解,這是安倍首次就撤銷現行法律地理限制舉出日本週邊以外的例項,該發言證實了媒體和學者此前的擔憂。日本各界普遍擔憂,解禁集體自衛權會使日本戰後一直堅持的“專守防衛”政策發生根本性轉變,然而日本政府一直狡辯稱,“專守防衛的想法沒有絲毫變化”。安倍1日表示,在美國等受到攻擊的情況下,即使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有意攻擊日本,也不排除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可能。防衛相中谷元表示,“專守防衛”的概念已經改變。分析認為,隨著在野黨不斷髮起攻擊,安倍政府系列安保法案的危險本質日益暴露。日本政府提交國會審議的系列安保法案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和《國際和平支援法案》組成。雖然日本政府一直強調這是為保護日本國民和平與安全,但日本各界認為其本質是“戰爭法案”。就連此前一直引導自民黨內修憲討論的日本保守派著名憲法學者——慶應大學名譽教授小林節日前也公開表示,日本政府提交國會審議的系列安保法案“太不像話”,雖然法案名稱中有“和平”一詞,但終究是為擴大行使武力權的“戰爭法案”。不僅如此,日本政府還羅列一大堆晦澀難懂的詞語來迷惑民眾,其實核心內容歸納起來只有兩點——“行使集體自衛權成為可能”以及“擴大自衛隊的海外活動範圍”。日本政府上月將系列安保法案提交國會時,由日本知名憲法學者組成的團體“國民安保法制懇談會”發表宣告指出,系列安保法案旨在從法律制度層面落實去年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和不久前釋出的新版日美防衛合作指標,都與基於憲法的日本法制格格不入,不僅會讓自衛隊面臨更大的傷亡風險,也將給日本國民帶來更多被捲入戰爭的危險。日本民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紛紛表達了對安保法案的擔憂。家住東京、82歲的北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必須要反對日本政府試圖透過的系列安保法案,理由非常簡單——為了日本以及世界各國人民能夠和平地生活下去,“希望日本不再讓過去的戰爭悲劇重演”。46歲的石川對記者說,日本政府的安保法案破壞了日本憲法第九條,作為年輕一代必須要參加各種集會與遊行,阻止該法案透過。5月28日晚,1100多名日本民眾聚集在國會附近,高喊“不需要能發動戰爭的法律”“絕對反對戰爭法案”等口號,表達了堅決的態度。5月31日,約1萬名民眾來到東京附近的埼玉縣埼玉市舉行集會遊行,要求撤銷解禁集體自衛權內閣決議。日本共同社日前針對本國民眾如何看待系列安保法案進行了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關於安保法案本身,47.6%的受訪者表示反對,超過了投贊成票的35.4%。81.4%的受訪者認為,“(日本政府)並沒有(就法案)做出充分說明”。68%的受訪者認為,法案透過後,自衛隊被捲入戰爭的風險將增大,認為風險將變低的僅有2.6%。圖:日本民眾14日晚包圍國會反安保法——安倍上臺不安倍增安培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