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排放門”醜聞
2015年9月18日(農曆2015年8月6日),德國大眾汽車尾氣排放造假事件。大眾排放門,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境保護署指控大眾汽車所售部分柴油車安裝了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測的軟體,可以識別汽車是否處於被檢測狀態,繼而在車檢時秘密啟動,從而使汽車能夠在車檢時以“高環保標準”過關,而在平時行駛時,這些汽車卻大量排放汙染物,最大可達美國法定標準的40倍。違規排放涉及的車款包括2008年之後銷售的捷達、甲殼蟲、高爾夫、奧迪A3,以及2014至2015款帕薩特。根據美國《清潔空氣法》,每輛違規排放的汽車可能會被處以最高3.75萬美元的罰款,總額可高達180億美元。大眾集團此次“柴油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集團旗下多個子品牌的多款柴油車型均有涉及,為大眾長久以來苦心維持的良好聲譽帶來了極大損害。日前,網通社從美國媒體Autonews獲悉,大眾在美國市場共有48.2萬輛柴油車受到“作弊”事件波及,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已責令大眾集團在11月20日前提交相應解決方案。大眾集團此前已經承認利用發動機尾氣排放操控軟體,使大眾柴油車接受官方尾氣檢測時能以高標準過關,而在日常使用中卻大量排放汙染物。涉事大眾柴油車數量約為1100萬輛,涉及大眾、奧迪、斯柯達、西雅特四個品牌,其中美國市場共有48.2萬輛問題車輛。大眾美國CEOMichaelHorn此前在聽證會上將“作弊”事件歸咎為“個別工程師的個人行為”,並稱“完成48.2萬輛車的維修需要至少一年”,但美國的相關政府部門似乎並不會給大眾太多時間。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此前曾於9月18日向大眾傳送函件,限定大眾集團在45個工作日內(即11月20日之前)提出解決方案。此次“作弊”事件是大眾78年來經歷的最嚴峻的一次危機,受該事件影響,大眾在任多年的集團總裁MartinWinterkorn被迫卸任,集團市值暴跌三分之一,全球汽車行業和德國經濟受挫,全球各國也“人心惶惶”,紛紛著手開始調查本國是否也受到了波及。大眾尾氣作假其實只是汽車行業不健康發展的一個縮影,希望所有車企都能以此為戒,真正做到讓消費者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