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列支敦斯登建交
在70年前的今天,1950年9月14日(農曆1950年8月3日),我國與列支敦斯登建立外交關係。查斯古騰堡的城堡列支敦斯登,全稱列支敦斯登公國。意為“發亮的石頭”。位於中歐萊茵河上游東岸的內陸國,西鄰瑞土,東接奧地利。面積160平方公里。人口29386人(1991年底),多為列支敦斯登人;外國人佔37.5%,主要有瑞士人、奧地利人等。官方語言為德語。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8.5%信奉基督教。首都瓦杜茲。資源有大理石,森林覆蓋率34.8%。屬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工業主要有冶金、儀表、陶瓷、化工、醫藥、電子、紡織和食品加工等。真空鍍膜產品和假牙生產享有國際聲譽。農業以種植飼料和畜牧為主。旅遊業發達。郵票業收入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人均收入40345瑞士法郎(1991年,約合28100美元)。列支敦斯登原系神聖羅馬帝國王侯的采邑,1719年6月查理六世封瓦杜茲和施倫堡兩地為公國,以當時公爵的姓氏命名。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列加入拿破崙控制下的“萊茵聯盟”。1815年加入“德意志聯盟”。1866年宣告獨立。在兩次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國慶節為8月15日,即天主教的聖母升天節。1988年9月,中列駐瑞士使館透過換文確認兩國建立直接關係並同時確認:根據列瑞1919年達成的協議和1951年瑞駐華公使館同中國外交部的換文,瑞代表列在華利益,這即表明中瑞1950年9月14日建交時中列同時亦建立了外交關係。查斯的直升機場列支敦斯登的公路列支敦斯登的政府大樓在瓦杜茲。列支敦斯登國家博物館萊茵河是列支敦斯登和瑞士之間分界線瓦杜茲市,在瓦杜茲市中心向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