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海底光纜全線開通
2000年9月14日(農曆2000年8月17日),亞歐海底光纜全線開通。亞歐海底光纜2000年9月14日,隨著亞歐海底光纜上海登陸站的開通,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參與建設、連線亞歐海底33個國家和地區的亞歐海底光纜系統,經過三年多的建設正式開通。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國際通訊水平又邁上一個新臺階。亞歐海底光纜系統,西起英國,經地中海連線法國、義大利等國,透過紅海進入印度洋到新加坡,然後再向東,經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越南等到達中國,最後通達日本、韓國。它全長約38000公里,連線33個國家和地區,共計39個登陸站。亞歐海底光纜系統,採用光放大技術和波長分波多工技術,傳輸總容量為20Gb/s。該系統由93家電信公司參加投資,總投資為15億美元。中國電信共投資3900萬美元,佔總投資的2.6%。按各投資方的使用容量及相關幹線距離分攤電路。亞歐海底光纜系統,在中國上海、汕頭各設1個登陸站,1997年1月15日,世界上70多個電信公司和部門的代表,在新加坡共同簽署了亞歐海底光纜建設與維護協議。由於該光纜系統有臺灣地區的中華電信有限股份公司參加並在臺灣登陸,同時,它將對增進海峽兩岸交流和發展兩岸的通訊業務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繼平今天在北京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說,目前,國際電信線路的頻寬佔用上,語音只佔到一半,而因特網等資料通訊佔到了一半,而且呈快速增長的趨勢。為了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國際通訊業務需求,中國除在亞歐海底光纜建設中起到了發起方和參與方的作用,還先後參與了中日、中韓、中美、環球海底光纜和亞太2號光纜等近20條國際光纜的建設,累計總投資22億元,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在國際通訊業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