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軍長葉挺誕辰
在124年前的今天,1896年9月10日(農曆1896年8月4日),葉挺為什麼長期不是共產黨員?。葉挺(1896年9月10日~1937年4月8日)原名葉洵1896年9月10日,葉挺出生在廣東省惠陽縣周田村一個農民家庭。1919年初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4年國共兩黨合作後赴蘇聯莫斯科,先後入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1日轉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9月,葉挺完成學業後回到廣州,參與組建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第四軍獨立團,任團長。1926年北伐戰爭中,率獨立團擔任先遣隊,被譽為“北伐名將”,所部被稱為“葉挺獨立團”。1927年8月1日,葉挺任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委員,與周恩來、賀龍、朱德、劉伯承等一起領導南昌起義,起義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同年12月11日,又與張太雷、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葉挺在中國革命的轉折關頭為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擁護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積極參與將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並出任軍長。1940年11月被任命為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總指揮。1941年1月,國民黨蔣介石集團製造皖南事變,他在奉派與國民黨軍交涉時被強行扣押。此後在上饒、桂林、重慶、恩施等地度過了五年零兩個月的囚禁生活。抗日戰爭勝利後,經過中共中央在國共兩黨和平談判中的鬥爭和營救,葉挺於1946年3月4日獲釋。4月8日,葉挺由重慶赴延安出席全軍整編會議,因途中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不幸遇難。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園。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即葉挺獨立團)團長、二十四師師長、十一軍軍長。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濟深、陳銘樞等組織的以抗日為主旨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葉挺全家合影:從左到右依次為葉挺、長子葉正大、次子葉正明、四子葉華明、長女葉揚眉、次女葉劍眉、夫人李秀文(懷抱七子葉正克)葉挺紀念館1938年,葉挺(右一)在漢口為新四軍籌款,與國民黨第八集團軍司令張發奎(右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中)、國民黨元老陳銘樞(右四)、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黃琪翔(右五)合影延伸閱讀:葉挺為什麼長期不是共產黨員?延伸閱讀:葉挺為什麼長期不是共產黨員?開國上將陳士榘談,葉挺為什麼長期不是共產黨員?葉挺是我父親陳士榘的上級。他長時間在軍內擔任要職卻好長時間不是共產黨員。父親非常瞭解葉挺,他在70年代末曾經講到葉挺的獨特情況時說:“葉挺比我大13歲,他1896年出生於廣東惠陽縣一個農家,父親開過小藥鋪,還到南洋打過工。嚴格地講,葉挺是華僑將領。他15歲還在讀中學,正是辛亥革命發生,他帶頭剪辮子而入獄,沒多久就放出來了。後來他考入湖北陸軍預備學校和全國最高軍事學府——保定軍校,這個學校也是蔣介石上過的。後來他受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影響,開始嚮往革命。“葉挺擔任過孫中山的警衛團二營營長。在陳炯明‘叛亂’炮轟總統府時,葉挺是保護孫中山、宋慶齡脫險的功臣,也因此深得孫中山信任。1924年,孫中山把葉挺作為國民黨的軍事人才培養,讓他去蘇聯學習。他在東方大學受到李大釗和同學中共產黨員的影響,在蘇聯提出入黨要求並得到批准。北伐戰爭開始,葉挺率獨立團作為先鋒首出湘南,連戰連捷,一路攻下武昌。他以團長職務被國民政府破格提為少將。隨後,該團擴編為兩個師,他任第二十四師師長。1927年12月,廣州起義首次打出‘紅軍’旗號,他任總司令。僅僅兩天,廣州起義就告失敗。1928年初,在李立三的實際主持下,把這次起義說得一無是處,稱葉挺犯了軍事投機和盲動主義的錯誤,在關鍵時刻動搖,對起義指揮不力等。中央對起義領導人都給予了各種處分,任紅軍總司令職務的葉挺被留黨察看6個月。葉挺一氣之下出走西歐,與黨脫離關係。“剛到德國時的葉挺有點萬念俱灰。不久,在莫斯科參加了中共‘六大’的周恩來取道歐洲回國,在柏林看到了葉挺。兩個人做了推心置腹的交談。葉挺重新振作起來,他知道德國是軍事強國,想在那裡深造學習軍事,然後回國效力。“葉挺在德國邊開飯館邊學習,他對德國陸軍特別加以考察,並進一步學習新的軍事科學,掌握有關工兵等方面的知識,研究爆破技術。旅歐5年後葉挺回到澳門。“1937年抗戰爆發後,葉挺毫不猶豫地趕到延安,共產黨用很高的規格迎接他。毛澤東親自主持了在抗大禮堂舉行的歡迎大會。但是共產黨也有規矩,脫了黨並不是很快就可以重新入黨的,還要長時間地接受黨的考驗。葉挺受中共中央的委託,以非黨員的身份向國民黨交涉,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成新四軍,並擔任軍長。可是葉挺在新四軍幹得並不舒心,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就是他和中共東南局書記項英的關係緊張。“皖南事變前,葉挺對國民黨已經有所警惕。1941年1月5日,新四軍部隊到達茂林地區,天下起了大雨。葉挺說,要警惕國民黨,為避免成為甕中之鱉,最好改變路線,不從東南翻山去旌德,而從西南過去向東進軍然後北上。但是項英不同意,還是按照國民黨指定的路線進軍。到了丕嶺腳下,國民黨40師、144師瘋狂進攻,新四軍非常英勇,浴血奮戰,激戰數日,終因寡不敵眾而損失極為慘重。葉挺被俘。蔣介石馬上反咬一口,宣佈新四軍‘叛變’,取消新四軍番號,將軍長葉挺革職,交軍法審判。蔣介石知道葉挺的分量,親自出面勸降葉挺。葉挺的回答是‘請槍斃我吧!’“葉挺被關了幾年,換了好幾處監獄。蔣介石認為讓他嘗夠了苦頭可能會被軟化,下令押往重慶。葉挺還是不屈服,在重慶做了一首很有名的獄中詩,廣為流傳。就是那首‘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父親說:“由於中共中央長期交涉,被關了5年的葉挺於1946年3月獲釋。他出獄第二天就致電中央請求再次入黨,兩天後他的要求得到批准。可惜的是,恢復黨籍沒幾天,葉挺於1946年4月8日去延安途中因飛機撞山遇難。”(《一生緊隨毛澤東:回憶我的父親開國上將陳士榘》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陳人康口述金汕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