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9月9日發生的大事件

侵華日軍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在75年前的今天,1945年9月9日(農曆1945年8月4日),揭露日本投降儀式及投降書。何應欽代表中國接受日軍投降書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黃埔路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舉行。受降席居中座的是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左為海軍上將陳紹寬、空軍上將張廷孟,右為陸軍二級上將顧祝同、陸軍中將蕭毅肅。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駐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茂三郎、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7人。參加受降儀式的中國方面,還有國民黨將領湯恩伯、工懋功、李明揚、鄭洞國等。盟軍將領有美軍麥克魯中將、柏德勒少將,英軍海斯中將等。上午9時整,何應欽將日軍降書交付岡村寧次閱讀簽字。岡村寧次將降書一一閱讀,簽字時手微顫抖、簽字蓋章畢,低頭俯視降書達50秒鐘。9時6分,何應欽將蔣中正第一號命令交參謀長轉送岡村寧次,岡材寧次再於受領證上簽字蓋章。9時10分,中國戰區日本受降儀式完畢,日本代表退出會場。何應欽向全國及全世界人士發表廣播講話,宣佈南京受降儀式順利完成。他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艱苦奮鬥的結果,東亞及世界人類和平與繁榮亦從此升一新紀元。”侵華日軍投降儀式侵華日軍投降儀式延伸閱讀:揭露日本投降儀式及投降書延伸閱讀:揭露日本投降儀式及投降書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波茨坦會議的一個環節,這些照片包括克萊門特·艾德禮、歐內斯特·貝文、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約瑟夫·斯大林、威廉·李海、詹姆斯·F·伯恩斯、及哈瑞·S·杜魯門1945年9月2日,在美軍理查德·薩瑟蘭將軍的監督下,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在密蘇里號上籤署《降伏文書》麥克阿瑟將軍代表同盟國簽署《降伏文書》徐永昌將軍代表中華民國簽署《降伏文書》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在原子彈轟炸廣島後投下到日本的宣傳單張,該宣傳單張其中一部分說:“日本人民正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秋季。我們的三國聯盟已向您的軍事領導人發出了13條投降條文,以中止這場無利可圖的戰爭。這項建議被你的軍隊領導人拒絕了...美國已經開發出原子彈,而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這樣做。它已決定使用這種可怕的炸彈。一枚原子彈擁有相等於2,000架B-29的破壞力。”此後,駐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歐洲戰爭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盟軍在亞洲大陸各戰場對日軍發起反攻。7月26日,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絕,並先後三次擴軍動員,準備進行本土決戰。當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毛澤東為抗日8月8日,蘇聯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通告蘇聯參加《波茨坦公告》,並宣佈對日作戰。8月9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停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時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首先在投降書上簽字。9時8分,麥克阿瑟以盟國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簽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後是接受投降的9個盟國代表分別代表本國依次簽字。簽字結束後,上千架美軍飛機從東京灣上空呼嘯而過,慶祝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時刻。投降書的簽署,正式宣告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佈投降。1945年9月9日,中國陸軍司令何應欽在南京陸軍司令部禮堂接受日本侵略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遞交的投降書。海外的日軍陸續向盟國投降。中國戰區的投降儀式於9月9日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了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1951年8月13日,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釋出通告:由於“日本實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於投降條約之後”,故規定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戰爭勝利題詞(1945年9月)1945年9月2日,麥克阿瑟將軍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美國總統杜魯門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歇爾查驗日本投降書日本投降的見證人1945年8月15日,經過中國人民長達8年的不屈不撓的鬥爭,以及美利堅合眾國對廣島長崎的原子彈轟炸,日本政府終於宣佈投降。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釋出詔書,宣佈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8月17日,日本天皇釋出敕諭,命令所有武裝部隊停止一切戰鬥行動,向同盟國投降。1945年8月19日,日本大本營的十六名代表根據麥克阿瑟的命令抵達馬尼拉,聽取有關盟軍進駐日本本土和簽署投降書的指示,並接受由同盟國擬定的投降書文字。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04分,受降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軍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等日本投降代表團11人代表日本向盟國投降。由美國、中國、英國、蘇聯以及其他對日作戰的戰勝國受降。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與同盟國各國代表在簽署降書儀式上接受日本投降受降儀式上,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神色肅然地宣讀完要求日本投降的命令後,指著桌子前的椅子,嚴肅地宣佈:“現在我命令,日本帝國政府和日本皇軍總司令代表,在投降書指定的地方簽字!”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文書日軍陸軍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簽署投降文書麥克阿瑟接著宣佈:“同盟國最高統帥現在代表各交戰國簽字!”,麥克阿瑟簽完字以後,美利堅合眾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華民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聯合王國代表布魯斯·弗雷澤海軍上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代表德里維昂柯·普爾卡耶夫陸軍中將,英聯邦澳大利亞代表托馬斯·布來梅上將,加拿大自治代表摩爾·科斯格來夫上校,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代表雅各斯·列克雷克上將,荷蘭王國代表康拉德·赫爾弗裡奇上將和英聯邦紐西蘭政府代表昂納德·伊西德少將依次代表各自國家簽字。麥克阿瑟最後致辭:“我們共同祝願,世界從此恢復和平,願上帝保佑和平永存!現在儀式結束。”——此時正是九時十八分。9月3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從第二年開始以每年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各國務大臣副署1.日本無條件投降。2.日本可以保留天皇制度(必須在全民公投中有超過23日本國民同意)3.盟軍部分軍隊駐紮日本,並有權使用部分軍事設施。4.日本禁止開發,研究,使用核武器,生化武器及殺傷力較大的武器。5.日本軍隊禁止在本土以外駐紮,日本軍隊改稱日本自衛隊。6.日本無條件將臺灣,澎湖列島及其周圍島嶼歸還給中國。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由美國起草,經杜魯門總統批准的正式投降檔案上簽字。日本完全投降書分為八小節。開始句,“我們,謹代表日本天皇,”表明了由美國起草的檔案認為天皇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第二小節則直接點明瞭要害:“我們茲此宣佈日本皇軍總將、所有日本陸軍部隊和日本轄下區內的武裝部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那天早晨,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列艦的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檔案上簽字。簽字的時間是9點過4分。接著,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簽字。他代表美國、中國、英國和蘇聯及與日本作戰的其他國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9月6日,伯納德·蒂勒上校把投降書和第二份日本帝國宣告帶回了華盛頓。第二天,在白宮舉行的正式儀式上,伯納德·蒂勒上校把這些檔案交給了杜魯門總統。並將這些檔案由美國國家檔案館展出。1945年10月1日,它們正式被美國國家檔案館接收為館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