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紀念堂落成
在43年前的今天,1977年9月9日(農曆1977年7月26日),毛主席紀念堂:罕見的轟轟烈烈營造過程。毛主席紀念堂瞻仰大廳1977年9月9日,隆重紀念毛澤東逝世一週年及“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大會在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北門前廣場舉行。大會由中共中央、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召開。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大會。葉劍英主持大會,華國鋒作了講話。華國鋒在講話中指出,高舉毛主席的偉大旗幟,堅持黨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抓綱治國,繼續革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這就是黨的十一大路線。他在講話中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繼承毛主席的遺志,沿著黨的十一大路線,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從全國各地選派的代表16萬人瞻仰了毛澤東的遺容。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瞻仰毛澤東遺容毛主席紀念堂位於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南端。1977年9月9日落成。紀念堂是一座正方形大廈,建築面積為2萬多平方米,高33.6米,坐南朝北.外觀為兩層。正門上方鑲嵌著“毛主席紀念堂”漢白玉金字匾額。棗紅色花崗石砌成的高大基座上,四周環以44根黃色花崗石八角形廊柱。重簷平頂的簷口上貼以金色琉璃瓦。大門南北兩側各有兩組8米多高的群雕,分別展示中國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的革命歷程。紀念堂現有10個廳室對外開放。進入紀念堂正門的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大廳中央是3.45米高的漢白玉雕刻的毛澤東坐像,面含微笑,端莊安詳。坐像背後牆上,懸掛著一幅大型絨繡——“祖國大地”。整個大廳可容納700多人。紀念堂的核心部分是瞻仰廳。大廳正中的水晶館內,安放著毛主席的遺體,身著灰色中山裝,覆蓋著鮮紅色的黨旗。水晶棺的棺床是用黑色花崗石製成的,周圍鮮花爛漫。大廳正面的白色大理石牆壁上鑲嵌著17個鎏金大字“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東西各廳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先輩的革命業績紀念室。紀念室內展出了大批文物、文獻、書信和圖片。南大廳為出口大廳,白色的大理石牆面上,鐫刻著毛主席手書的《滿江紅和郭沫若》詞。毛主席紀念堂是一座莊嚴雄偉,具有我國民族風格的紀念性建築。毛主席紀念堂:罕見的轟轟烈烈營造過程毛主席紀念堂:罕見的轟轟烈烈營造過程1976年10月8日,中央發出《關於建立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紀念堂的決定》。1976年11月24日,首都工人、農民、人民解放軍指導員和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參加設計、施工的工人、幹部、工程技術人員、解放軍指導員共八千人參加了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華國鋒在奠基儀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並親自為紀念堂基石培土。1976年11月24日,華國鋒在毛澤東紀念堂奠基儀式上發表講話。1976年11月24日,華國鋒在毛澤東紀念堂花崗岩基石邊,親手執鍬培土。1976年11月24日,首都工農兵和其他各界代表為毛澤東紀念堂基石培土。1976年11月24日,李先念、陳錫聯、紀登奎、汪東興、吳德、陳永貴、吳桂賢為毛主席紀念堂基石培土。這項工程所需材料裝置來自全國四面八方,有大興安嶺採伐的優質木材、珠穆朗瑪峰採取的岩石標本,有延安鄉親送來的青松、四川人民精選的棗紅色花崗石,有海外赤子敬獻的臺灣大理石、山東泰安運來的青花崗石,還有施工過程中,數以萬計的人民群眾自願到工地參加勞動。1976年11月,毛主席紀念堂破土開工建設。主體建築北門前有東、西兩組泥塑,以中國革命史詩為內容。東組表現的是新民主主義時期,西組表現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主體建築南門是以繼承毛主席遺志、各族人民顯示出無比信心為內容的兩組泥塑。四組泥塑共有62個人物(高35米),由來自全國18個省市100多名雕塑家完成。全部塑像用泥200多噸,歷時5個月。南門外30面紅旗,代表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陝西、遼寧、黑龍江等省、市的設計人員和有關單位的領導幹部齊聚一堂,在認真研究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方案。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工地上,建築工人與工程設計組互相研討。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工地,組織學習最新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建築工人拿到《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認真學習。在建築工地上,工人正在講學習感想。毛主席紀念堂建築工程於1977年3月20日提前完成。紀念堂是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臺基:高4米,邊長105.5米。臺基上有大方柱44根,斷面1.5米,高17.5米。臺基四周是用來自大渡河畔的棗紅色花崗石徹起。上面漢白玉欄板上,雕刻著象徵江山永存的萬年青。1976年11月24日奠基典禮時所埋的基石就在此臺基下。基石周圍砌進了來自珠穆朗瑪峰的石頭和澆灌了臺灣海峽的水。裝修工人精心裝修華國鋒親筆書寫的毛主席紀念堂匾額。雕塑家細心塑制毛主席坐像,為雕刻毛主席漢白玉坐像做準備。玻璃工業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幹部精心為毛主席遺體制作水晶棺。水晶棺距地面80公分,圍以萬紫千紅的山花,簇擁著由黑色花崗石砌成的梯型棺座,四周嵌著黨徽、國徽和軍徽。瞻仰廳之南為南大廳,漢白玉石牆上鐫有毛主席的《滿江紅》詞。三個大廳的東西兩側是休息廳和老革命家紀念室。廣東省石灣鎮的陶瓷工人為毛主席紀念堂設計、製作大型陶瓷浮雕花板。燈具廠工人為毛主席紀念堂工程精製燈具。彩畫工人描繪頂棚彩畫。紀念堂建設者在鑲嵌花崗岩基座。廣大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參加毛主席紀念堂工程建設。建築工人安裝燈具。出席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的代表到毛主席紀念堂工地參加義務勞動。少先隊員到毛主席紀念堂工地參加義務勞動。1977年9月9日,紀念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逝世一週年及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大會隆重舉行。1977年9月9日,華國鋒和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以及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同首都一萬群眾出席毛主席逝世一週年及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大會。巍峨的毛主席紀念堂矗立在天安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