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9月2日發生的大事件

倫敦大火

在354年前的今天,1666年9月2日(農曆1666年8月4日),倫敦大火。1665年(清康熙四年),淋巴腺鼠疫(黑死病)肆虐整個歐洲,僅倫敦死亡人口就超過6萬人,英國王室逃出倫敦暫住牛津,市內權貴紛紛逃亡,倫敦市內遺棄房屋達1萬餘所。1666年9月2日凌晨1點,倫敦普丁巷的麵包師傅托馬斯·費裡勞,因忘記熄滅烤爐而引發大火。普丁巷位於倫敦擁擠的舊城貧民區,火順風勢迅速蔓延。這場大火燒了整整四天,倫敦六分之一建築被毀,包括87間教堂、44家公司及1.32萬戶住宅。幸運的是大火燒死了藏身貧民區的大量老鼠,使得鼠疫大為緩解。同時重建倫敦強力拉動了內需經濟,改善了市容衛生條件。1666年10月1日,建築師雷恩爵士提出了倫敦災後重建方案。包括聖保羅大教堂、肯辛頓宮、漢普頓宮、格林威治天文臺、皇家交易所等。這些工程使得英國經濟發展開始加速。倫敦大火這幅《倫敦大火》佚名油畫,描繪的是1666年9月4日,從倫敦塔碼頭附近所見的火勢,右側為倫敦塔、左側為倫敦橋,遠方的聖保羅大教堂被火舌環繞。費裡勞因被人懷疑縱火,最後被人們吊死。【1643年明朝滅亡之時,北京發生鼠疫,死亡約20萬人,全國死亡約千萬人。1911年清朝滅亡之時,東北發生鼠疫,死亡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