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女性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生
在64年前的今天,1956年8月31日(農曆1956年7月26日),首位女性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生。蔡英文蔡英文(1956年8月31日-),女,中國臺灣省屏東縣枋山鄉楓港人,漢族客家人。臺灣學者及政治人物,現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1978年於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民主進步黨第12屆與第13屆黨主席、“行政院”副院長、“陸委會”主任委員、“立法委員”、經濟部顧問、政治大學教授等職。2016年1月1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蔡英文、陳建仁獲勝當選。蔡英文是臺灣主要政黨中第一位女性黨主席,也是首位女性臺灣地區領導人。政治經歷初涉政壇蔡英文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碩士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20世紀90年代她參與起草“兩國論”,深受當時“中華臺北領導人”李登輝的賞識。2008年初,民進黨8年執政違背選前承諾,民進黨8年執政來貪腐無能,引發臺灣民眾不滿。這時,“熱心”政治的臺灣“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找到蔡英文,力勸她出來領導民進黨。鼓動暴力2008年5月蔡英文當選為民進黨黨主席,成為民進黨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黨主席。“臺獨”勢力及其支持者是民進黨的根本,要想控制民進黨,就必須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支援。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蔡英文打起了“臺獨”這張牌。為了與陳水扁爭奪“臺獨”旗手的地位,蔡英文決定利用2008年11月5日到6日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第一次訪問臺灣這一時機,製造暴力衝突。事前,蔡英文做了周密的策劃,還信誓旦旦地欺騙臺灣民眾,保證不會發生暴力衝突。11月5日晚,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包圍了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宴請陳雲林的晶華飯店,喧囂鼓譟,拿石頭、雞蛋攻擊警察,追打記者。11月6日,蔡英文繼續“圍城”活動,其支持者在臺北市中山南路、景福門和美術館、圓山飯店前,用事先準備好的石頭、礦泉水瓶、墨汁瓶、鐵條向警察丟擲。此次暴力行為中,僅公權部門的警員就重傷高達142人,20多名記者和百餘名民眾受傷。作為暴力活動的罪魁禍首之一,蔡英文在事前不斷煽動民眾,鼓動暴力,並教唆暴民打砸燒,意圖阻撓和破壞兩岸人民交流。尤為惡劣的是,蔡英文在事前欺騙臺灣地區內政部門負責人,簽訂切結書保證不會發生暴力,並假意聲稱“對所有事情負法律責任”。然而,在暴力發生後,蔡英文卻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這件事讓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挺扁反腐蔡英文接任民進黨主席時,正是民進黨被陳水扁涉貪拖至谷底的時刻;蔡英文采取“挺扁同時又反貪腐”的策略,發揮止血效果,並在隨後的數次選戰中贏得勝選,逐步帶領民進黨“從廢墟中站起來”。不過,蔡英文雖極力與陳水扁的貪腐切割,但卻又大量延用陳水扁執政時期人馬,該次競選團隊的邱義仁、吳乃仁等人,都難脫陳水扁的影子。更致命的是,對是否“特赦”陳水扁,蔡始終言語閃爍,讓人莫名所以。也因為這種閃避問題的態度,使得陳水扁的陰影,始終成為她競逐領導人過程中糾纏不已的夢魘。定性”臺獨“長期以來,除了陳水扁和李登輝等資深“臺獨”政客以外,大陸對其他綠營人士的定位比較有彈性。蔡英文作為民進黨內相對偏理性的人物,更是曾經被大陸寄予改變民進黨色彩的厚望。但是2009年底北京放棄了對蔡英文的繼續觀察,將其定性為“臺獨”分子。2009年蔡英文計劃於12月13日到16日東渡扶桑,試圖修補重和繼承陳水扁和李登輝時期的日本資源,與支援民進黨臺獨立場的日本右翼政客深化感情。蔡英文此舉,引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強烈反對。在中國外交部的答記者問中,姜瑜說:“中方一貫堅決反對蔡英文這樣的‘臺獨’分子到中國的建交國活動。”人物評價民進黨即將進行2016年臺灣地區“大選”黨內提名作業,原本實力不可低估的臺南市長賴清德,正式表示不參加黨內初選。臺灣《聯合報》10日評論稱,如果沒有意外,蔡英文一枝獨秀,十拿九穩獲得民進黨提名。分析稱,蔡英文面臨新的考驗,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致臺灣政治生態轉變。但蔡英文未來之路仍有若干變數。蔡英文的理性論述、國際視野、政治及行政歷練,與往昔民進黨政治人物迥異,有利有弊。沒有包袱,形象清新,缺乏實戰經驗及基層實力,必須與黨內派系妥協。包括大陸政策、美國政策、能源政策等,無法跳脫民進黨的基本框架。文章表示,缺乏領袖吸引力及熱情,對群眾感染力及周邊人士的向心力不足,幕僚團隊及影子“政府”等有待充實。客觀面對兩岸互動及國際環境,提出具體可行兩岸政策,不宜華而不實,或空洞無物刻意逃避核心課題。臺灣特殊的外部環境及兩岸關係,島內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不勝列舉,現在執政的國民黨當局仍責無旁貸,人民對於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其執政團隊的期許及要求,必然升高。大事如麻,已非政黨執政更替可以消弭無形。全民智慧理性抉擇,有識之士共襄盛舉,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