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首位女教授王明貞逝世
2010年8月28日(農曆2010年7月19日),有“中國的居里夫人”之稱首位女教授王明貞去世。王明貞2010年8月28日,中國最早女物理學家之一、清華大學首位女教授王明貞逝世,享年104歲。昨天清華大學舉行追思會,紀念該校第一位女教授,也是我國最早的女物理學家之一王明貞教授。今年8月28日,王明貞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去世後,她遵守與丈夫俞啟忠的承諾,也將遺體捐獻給北醫三院供醫學研究。王明貞,物理學家。對統計物理學,尤其是玻耳茲曼方程和布朗運動有深入系統的研究。首次獨立地從福克—普朗克(Fokker-Planck)方程和克雷默(Kramers)方程中推匯出自由粒子和簡單諧振子的布朗運動。與導師G.E.烏倫貝克(Uhlenbeck)合作寫成“布朗運動的理論”一文。此文至今一直作為了解和研究布朗運動最主要參考文獻之一。從1953年開始,王明貞為迴歸祖國做了不懈的努力。她是物理學博士,又在雷達研究所工作,參與了二戰期間美國的雷達研製,屬保密工作,移民局不可能放她回國,於是她毅然辭職。當時王明貞留下了只夠半年的生活費,以為半年之內就可以成行,哪知歸期何其遙遠?美方敵意和遏制的態度使他們的計劃竟然擱淺了2年之久,只得靠學教育的丈夫在一個旅館做管理員以維持生計。這清苦的2年裡,王明貞的家成了有志歸國旅美青年的聚集地和聯絡站。1955年,在周總理的直接關懷下,她和丈夫回到祖國,同船歸國的還有數十位莘莘學子。同年9月,王明貞來到清華大學任教授。當時校內沒有科研的條件,她中斷了對布朗運動和“噪聲理論”的研究,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她講授“熱力學和統計物理”、“非均勻氣體的數學理論”等理論物理課程,努力適應對她來說是全新的教學體系,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課程的體系和內容,認真備課。在教學中,她準確而嚴格地引入每個概念,嚴謹地推導所有的公式,每個係數的數值都沒有絲毫差錯。王明貞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作風,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尊敬與推崇。她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並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一起探討。這種平易近人和誨人不倦的作風,得到了學生的愛戴。學生們說:“王先生不僅是我們的嚴師,更是我們的朋友”。當年她的學生,談到王明貞的時候,總是深懷敬重,仍和她保持聯絡。1968年,已62歲的老教授王明貞被“四人幫”迫害入獄,整整5年8個月的鐵窗生活加在了為人謙和、熱愛祖國的老知識分子身上。生活的艱苦,精神的壓抑並沒有把她壓垮。她在監獄裡,想著自己沒有做過對不起祖國和人民的事,下決心一定要鍛鍊身體,堅持活下去。後來王明貞被釋放時,審問她的人拒絕說出事因,僅用“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一語了之。出獄後,67歲的老人沒有發過怨言,而是抓緊時間,埋頭工作。一貫嚴謹的教授,每天按作息時間進行工作,不會客,甚至連照顧她的侄女(王明貞沒有子女)也被通知只能星期日來她家看望。上圖拍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左側第一位是我的姑婆王明貞女士,左側第二位是我的外公王明理先生,右側第二位是我的外婆陳順理女士,右側第一位是我叔公婆黃順明女士。有“中國的居里夫人”之稱學術論文至今被引用這位有著“中國居里夫人”美譽的科學家在國內物理學界曾一度被忽視,她最重要的科研論文的發表均是在美國讀書和研究期間完成的。在她的學生、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應純同列舉的最重要的十篇主要著作,均發表在1940-1954年間。她在布朗運動理論方面研究的論文至今仍被視為該領域的權威性文獻之一,她與烏倫貝克合作的這篇論文發表在1945年《現代物理評論》上。在以後的六十餘年裡,這篇論文被SCI收錄和引用的次數超過1500次,清華大學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說,去年還有19次被引用,今年仍有文章引用。王明貞在清華大學的首屆學生應純同說,這篇文章除了用於研究布朗運動和噪聲理論,還被有關DNA,甚至股票市場研究的文章所引用。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韓景陽回憶說,此前有些外國專家到清華交流時,只向校方提出要見王明貞教授。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也回憶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廈門組織的一次統計力學的會議上,外國專家推薦的大會主旨發言人便是一直埋名在國內的王明貞。主動要求降級別的科學家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吳念樂是王明貞的摯友。吳念樂回憶說,王明貞是那種能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別人的人。記得有一年春天,王明貞的先生俞啟忠病重住進校醫院,“我和系裡的另一位老師約好去看望王先生,看看能幫王先生做點什麼,那天大雪過後,路很滑,就請司機開車送我們到王先生家”。吳念樂說,而剛過王先生家門,看到王明貞自己從校醫院走回來,“我當時羞愧得恨不能有個地洞鑽下去”。主動降低教授級別到清華大學任教時,王明貞被學校聘為二級教授。其實校方聘她為二級教授也有足夠的理由:除了那篇論文,她也被視為是噪聲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王明貞與Uhlenbeck合作的成果發表在《雷達系統工程》叢書中,書名為《閾訊號》。這套叢書被物理學大家拉比(1944年諾獎獲得者)稱之為“繼舊約聖經之後最偉大的工程”。雷達的發明被視為扭轉二戰戰局的關鍵,雷達就誕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裡。其中有三名中國人,王明貞是其中之一。但王明貞主動要求降低教授級別,從二級降低為三級,如果不降,她將離開清華大學。王明貞後來跟人解釋說,當時與她同船回國的理論物理學家徐璋本才是三級教授,她自己就不能是二級教授。不做研究則不發言不過在清華,由於當時學習蘇聯,基礎課脫離了科研,王明貞也基本脫離了科學研究,轉向物理學教育方向。顧秉林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在廈門舉行的統計力學會議時,會議主辦方透過顧秉林邀請王明貞,希望她能做大會主旨發言時,王明貞委婉地拒絕了邀請,“好久沒做研究工作了,就不去了。”曾被投入秦城監獄回國後的王明貞不習慣各種運動。她的同事黃賀生記得,在“文革”之初,“她話非常少,開會時除非非得發言表態才說話。”但王明貞仍沒有逃過這一劫。1966年,她被關進了秦城監獄。她後來跟同事鄭福裕回憶說,在監獄裡每天都鍛鍊身體,“提醒自己不能死,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還自己一個清白。”在度過了兩千多天的鐵窗生涯後,1973年11月9日王明貞出獄了。王明貞是清華大學首位女博士女教授,清華大學對她作出了這樣的評價:“王明貞先生為我校統計物理學科的建設開創了先河。她以其廣博而深厚的平衡態和非平衡態統計理論融會於教學之中,形成了王氏風格。王先生擔任統計物理熱力學的教學工作,為培養我國自己的物理學家、工程物理學家作出了重要貢獻。”簡歷1906年出生於江蘇蘇州。1923至1926年教會學校上海晏摩氏女中學習。1926至1928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學習。1928至1932年燕京大學物理系學習,取得學士、碩士學位。1932至1938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數理系任教。1938至1942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物理系學習,取得博士學位。1943至194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雷達研究室任理論物理組副研究員。1945年與烏倫貝克合作發表論文《布朗運動的理論》1947至1949年雲南大學物理系任教授。1949至1952年美國諾特丹姆大學任副研究員。1953至1955年為爭取回國辭去工作。1955年起清華大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