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公佈《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2013年1月23日(農曆2012年12月12日),中國政府公佈《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2013年1月23日,國務院釋出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國經濟時報邀請行業人士對“十二五”規劃中各個行業透露出來的資訊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天然氣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5%大力開發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深入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頁岩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定價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十二五”期間除了加大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儲備應急保障能力,天然氣開發將成為國內能源發展的重點,在保持2億噸原油生產能力的同時,國家將大力提升天然氣產量,2015年以前國家將力爭實現10%以上的年均增長,其中煤層氣、頁岩氣的商品量分別達到200億立方米和65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成為天然氣供應的重要增長極。此外,從2013年開始,成品油、天然氣的定價機制將逐步改革。電力繼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理順電價機制加快建立現代電力市場體系建立理順煤電關係的長效機制中宇資訊分析師關大利:理順電價定價機制,對於緩解近年一直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煤電矛盾有較大幫助。煤炭價格市場化,在解決煤電矛盾上已經邁出了一大步,下一步改革的重點可能將向電力改革入手。雖然短期電力改革不會一步到位,但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情況而採取不同措施,應該是目前改革的一個發展方向。水電積極有序發展;研究建立水能資源開發權公平競爭、有償取得及利益合理分配機制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大力發展水電是最佳化能源結構、降低煤炭、石油消耗量的重要舉措,“十二五”期間水電行業將會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不過,水電站大規模上馬的序幕仍未拉開,且環保生態、區域移民、產能佈局等問題短期內很難解決,國企上馬多個水電專案的做法有“跑馬圈河”之嫌。在我國,水電行業的快速發展與國家政府部門的重視程度密不可分,相關部門何時採取協調措施加速發展尚不得而知,從目前來看,如期完成常規水電和抽水蓄能電站裝機2.9億千瓦的目標很難。煤炭因地制宜開發煤炭共伴生資源探索煤炭分質轉化、梯級利用的有效途徑推進煤炭洗選和深加工升級示範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廷:受資源稟賦影響,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基礎地位很長時間內難以改變,同時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日益增強。由此,如何更加清潔的利用煤炭以及如何提高煤炭使用效率成為必須要面對的課題,“十二五”規劃中利用一節的內容來闡述能源高效清潔轉化,對煤炭高效利用提出了具體要求,為未來煤炭開發利用指明瞭方向。中國煤炭市場第一博營銷專家李朝林:煤炭是我國最基礎、使用汙染相對嚴重的戰略資源,煤炭行業最難做的是環境保護。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5%左右,任務艱鉅。建議改變能源運輸方式,下力氣推進普通電網及智慧電網建設,堅持輸煤輸電並舉,並逐步提高輸電比重;同時,搞好煤炭清潔利用及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石油石油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內集約化發展煉油加工產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完善化石能源的消費稅,穩步推進石油分銷市場開放金銀島分析師齊緒名:依照國家“十二五”能源規劃中“能源機制體制改革,完善稅收政策”、“鼓勵能源投資多元化”以及“加大國際貿易極度”、“發展清潔能源”等專案條款的規定,2013年山東地煉存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消費稅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的出臺,對山東地煉現有的油品市場勢必存在著巨大的衝擊,加之地煉原料供應缺乏和油品質量不達標,地煉後期生存舉步維艱。但上述因素存在的同時,同樣規範了山東地煉的油品市場,為地煉企業提供了有利的原料供應途徑,使得山東地煉逐漸與“三桶油”市場同步,後期或將成為我國油品市場的第四方“霸主”。生物質能有序開發以非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為重點,加快發展生物液體燃料鼓勵利用城市垃圾、大型養殖場廢棄物建設沼氣或發電專案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平:“十二五”規劃明確了生物質能源開發的目標、佈局與技術路線圖。發展生物質能源需要面對原料多元、技術多元等諸多挑戰,只有透過政府主管部門牽頭,行業專家主導,圍繞生物燃氣、液體燃料、成型燃料和生物質發電四個方向,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路線;建設整合創新平臺,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健全財稅金融政策,改進生物質能源投資管理,才能開創生物質能源百花齊放的全新局面。風能、太陽能最佳化佈局,有序推進;協調配套電網與風電開發建設,佈局儲能設施,建立電力排程體系積極開展海上風電專案示範,促進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加快多元化利用,推進光伏產業兼併重組和最佳化升級推廣與建築結合的光伏發電,提高分散式利用規模,積極開展太陽能熱發電示範加快發展建築一體化太陽能應用IMSResearch原資深光伏分析師王潤川:“十二五”規劃在發展太陽能方面的表述中,多用“大力”、“加快”等字眼,而在風能發展方面,多用“有序”、“最佳化”等字眼,可以理解為目前推動光伏發展的力度比風電大。經過多年,風電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熟,漸漸可以實現獨立的良性發展,而太陽能目前應用規模偏小,發展依舊需要依賴政策。目前光伏領域中,製造環節實際上是完全競爭的,政府的重點是擴大中斷市場,這個方向是科學而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