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員陳毅安壯烈犧牲
在90年前的今天,1930年8月7日(農曆1930年閏6月13日),中共黨員陳毅安壯烈犧牲。陳毅安,又名陳斌,男,漢族,1905年1月出生於湖南省湘陰縣界頭鋪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早年就讀於本地金山小學、長沙縣書堂高階小學。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學習。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愛國學生運動。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春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5年底,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四期,1926年10月畢業後,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教導師師部。不久,任第3團第3營7連黨代表。1937年夏,隨部北伐到達武昌後,該團在武昌改編為國民政府警衛團,他任輜重隊隊長兼供給主任,主管全團的後勤工作。1927年武漢“七一五”政變後,隨團長盧德銘向南昌進發,準備參加起義。途中因與平瀏工農義勇軍相遇而獲知起義部隊已經南下,遂兩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被任命為經理處處長。1927年9月,隨部隊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秋收起義,先任連長,三灣改編時,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副營長,並隨部隊到達井岡山。不久,任紀律檢查組組長。受毛澤東委託,在井岡山茨萍等地建立了兵工廠、被服廠、軍火庫和戰地醫院等。12月初,陳毅安同營長奉命率部下山瞭解情況,到達茶陵縣的高隴時,與湖南軍閥譚延凱的警備隊相遇。他們令小股兵力先攻後撤,然後將警備隊引進伏擊圈,紅軍從兩側發起猛攻,取得全殲警備隊的勝利。由於營長在此戰中壯烈犧牲,他接任營長職後,隨毛澤東由井岡山向遂川挺進,於1928年1月,攻佔遂川縣城。為了粉碎贛軍對井岡山的進犯,他奉命率領1營返回井岡山,會同留守井岡山的部隊,於2月17日向贛軍駐新城的一個營進行襲擊。18日晨,戰鬥打響。陳毅安營負責攻打東門。他指揮部隊用稻草澆上煤油在城門縱火,組織突擊隊架梯攀越城牆同守軍展開肉搏,迅速攻破東門。隨即會同從南、北門衝進來的兄弟部隊追殲向西門潰逃的贛軍。此役全殲守軍500餘人,佔領新城。後升任第2團副團長兼第1營營長。5月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紅4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團副團長兼第一營營長。先後率部參加高隴、永新、龍源口等戰鬥。8月中旬,毛澤東率31團3營去桂東,命陳毅安帶1營駐守井岡山根據地。下旬,湘贛兩省國民黨軍乘虛糾集4個團的兵力來犯。8月29日,湘軍第8軍第11師所部2個團,由酃縣出動,於30日晨對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黃洋界發起進攻。陳毅安率1營和團部直屬隊及井岡山的地方武裝,憑藉黃洋界險要的有利地形和預設陣地,用機槍、步槍、鳥統,及滾石、檑木連續打退湘軍三次衝鋒。並親自用一門剛修復好的迫擊炮,向湘軍後續梯隊連發三發炮彈,打得後續梯隊抱頭鼠竄,急忙退下山去,連夜撤回酃縣,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為打垮湘粵贛三省反動勢力的進攻,保衛井岡山根據地作出了貢獻。這就是毛澤東在《西江月·井岡山》詞中所描寫的:“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12月,贛軍再犯井岡山,紅4軍與其鏖戰3晝夜,贛軍潰退,陳毅安率1營追擊於永新縣煙江,與贛軍增援部隊遭遇,發生激戰。當他衝過一開闊地帶時,不幸小腿中彈,送至後方醫院治療。1929年1月,紅4軍主力幾贛南、閩西進軍,留紅5軍駐守井岡山。陳毅安因傷未愈,不能遠征,遂留在紅5軍,任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紅4軍走後,圍攻井岡山的國民黨軍增至21個團。形勢愈發嚴重。紅5軍決定先將傷員撤走,然後突圍。當時陳毅安腿傷未愈,因不能適應戰鬥生活,1929年3月組織決定他回家養傷,一度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絡。1930年7月,陳毅安接到紅3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的親筆信,盼他歸隊。他立即告別家人,迅速返隊,任紅八軍第一縱隊縱隊長。此時紅3軍團乘軍閥混戰、長沙空虛之機,準備攻打長沙,陳毅安被任命為攻打長沙戰役的前敵總指揮。7月25日,紅3軍團主力由平江出發,在晉坑殲滅國民黨軍一個團;在金井又殲滅國民黨軍兩個團的大部,突破國民黨軍的金井防線後,直撲長沙城。27日晚,陳毅安協助彭德懷指揮2個團從長沙韭菜園、小吳門攻入長沙城,並率部首先進入市區,隨即各路大軍挺進長沙,國民黨軍4000餘人被迫繳械,紅軍完全佔領了長沙。8月5日,國民黨當局調集重兵,向長沙發起大舉反撲。6日晚上,陳毅安指揮第一縱隊在新河、經武門、瀏陽門等地同圍攻軍激戰,並用炸藥炸燬國民黨軍的工事,衝進敵陣展開搏鬥,阻擊敵軍一晝夜,使大部分紅軍安全撤離。此時,軍團政治部尚被包圍在城內,他又率部向城裡發動攻擊,開啟缺口,接應軍團政治部外撤。8月7日拂曉,陳毅安在指揮部隊轉移中,不幸腰中四彈,血流如柱,英勇犧牲。時年26歲。黃埔四期,犧牲得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