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8月6日發生的大事件

中國藥物化學家趙承嘏逝世

在54年前的今天,1966年8月6日(農曆1966年6月20日),中國藥物化學家趙承嘏逝世。曾用名趙石民。中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885年12月11日生於江蘇江陰,1966年8月6日卒於上海。少年應舉為秀才、廩生,後改從新學,1906年錄取官費留英,1912年獲曼徹斯特大學碩士學位,1914年獲瑞士日內瓦大學博士學位。1916年任法國羅克藥廠技術員、研究部主任,設計了區域性麻醉藥普魯卡因的生產工藝,獲得專利。1922年回國。曾任南京高等師範、東南大學化學系教授、協和醫學院藥學系教授代主任。1932年,應李石曾之邀,創辦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任研究員兼所長,並被選為中央研究院評議員。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藥物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所長等職,是中國應用科學方法進行中草藥研究的先驅者,在植物化學研究,特別是生物鹼的分離結晶方面有獨到之處。分離所得的延胡索素乙已正式列入藥典,在臨床上作為鎮痛鎮靜劑使用;分離所得常山鹼丙素,具有高出奎寧148倍的抗瘧活性;所分離的鉤吻素乙,可作為生理實驗試劑等。曾系統研究了30多種中草藥化學成分,得到了許多新生物鹼結晶,其中部分推薦臨床使用。建立了一套系統研究整理祖國醫藥的科學方法,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還曾解決了青黴素鉀鹽結晶的方法,使青黴素得以順利投產。指導設計試驗了一套局麻藥普魯卡因的合成工藝。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承嘏獨創的分離提取方法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