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8月6日發生的大事件

鄧兆祥同志逝世

在22年前的今天,1998年8月6日(農曆1998年6月15日),“重慶號”艦長鄧兆祥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1998年8月6日,著名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軍優秀領導幹部,傑出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海軍原副司令員鄧兆祥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鄧兆祥同志1903年4月出生於廣東省高要縣。11歲即考入黃埔海軍學校第16期學習。1930年1月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英國海軍魚雷學校學習。1934年回國後,先後擔任副艦長、水魚雷營營長、艦長。1949年2月,率全艦官兵舉行了震驚中外的“重慶”艦起義,同年3月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重慶”艦艦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海軍青島基地副司令員、北海艦隊副司令員等職。他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延伸閱讀:“重慶號”艦長鄧兆祥延伸閱讀:“重慶號”艦長鄧兆祥鄧兆祥,1903年4月出生於廣東省高要縣(今肇慶市端州區)肇慶鎮雙木棉村(現為肇慶市)。十幾歲的鄧兆祥在鄉親的資助下考進了黃埔軍校海軍專業。在學校裡,鄧兆祥發憤圖強,攻讀海軍方面的知識,且一直是尖子生。1929年,國民政府選派優秀海軍軍官去英國學習,這是辛亥革命後中國派出的第一批留學生。鄧兆祥以優異的成績獲得選派,在英國5年的留學生活中,幾乎將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在了學習上,成了英國的“海軍通”。1934年4月,雄心勃勃的鄧兆祥畢業從英國乘船回國,被分配到上海國民黨海軍魚雷營當營長。魚雷艦是攻擊型戰艦,可是,上海淞滬抗戰的時候,由於蔣介石執行“不抵抗”政策,根本不想和日本海軍作戰,拒絕魚雷艦增援,致使上海淪陷,鄧兆祥滿腔的報國熱情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恰逢同盟國在分配剩餘戰爭物資時,有一艘英國軍艦要作為禮物贈送給中國海軍。在海軍總司令部參謀周憲章的提名推薦下,鄧兆祥被任命為赴英接艦學員兵總隊第一大隊的大隊長。1945年9月,被任命為日本遺留的“長治”號中校艦長。1946年5月,鄧兆祥率領學員赴英國接收贈送的軍艦。這艘曾經是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旗艦的巡洋艦,原名叫“奧路勒”,蔣介石改名為“重慶號”,任命鄧兆祥為該艦的上校艦長。為接受和使用好“重慶號”,鄧兆祥在英國一待就是兩年多,進行了各種作戰技術和遠端航行的訓練。1948年10月初,鄧兆祥奉命率領“重慶號”北上,加入遼瀋戰役。當艦艇駛到錦州附近的葫蘆島港,蔣介石親自登上了“重慶號”,部署東北戰事。海軍司令桂永清也坐鎮“重慶號”,指揮艦上射程達五十里的主炮和六門火炮,向堅守在塔山的我第四縱隊展開攻擊。可是,鄧兆祥厭惡內戰,藉口軍艦吃水深,不肯靠近塔山海岸向解放軍陣地發動攻擊,並在盲目轟擊五天後,撤出了葫蘆港,無功而返,回到上海。這時的黃浦江最好的錨位都給美國兵艦佔據了,“重慶號”只能在偏遠的角落棲身,官兵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鄧兆祥當時就想,美國幫助老蔣打中國人,而解放軍卻勢如破竹,這樣下去,蔣介石發動內戰有什麼好的前途呢?“重慶號”有一個槍炮武器兼圖書管理員,叫畢重遠,是中共地下黨員。在他的秘密組織下,艦上成立了“重慶軍艦士兵解放委員會”,準備發動軍艦官兵起義,將軍艦開往解放區。1949年2月24日,“重慶號”從高昌廟調至吳淞口拋錨待命,畢重遠和“重慶軍艦士兵解放委員會”果斷決定:2月25日1時30分在上海吳淞口起義,並決定爭取艦長鄧兆祥參加行動。鄧兆祥毅然決定起義投奔共產黨。他親自繪製了海圖,瞞過國民黨海軍當局。2月25日5時45分,在鄧兆祥一聲令下,這艘7000噸的巡洋艦,載著574名水兵,趁曉色開出了吳淞口。為避免解放軍的誤擊,“重慶號”艦桅上特意掛上了一面自制的白底紅五星旗。1949年2月26日早晨6時,經過25個小時的航行,“重慶號”巡洋艦順利抵達山東煙臺港。這天早晨,一位早起的民兵突然發現煙臺港外迷濛的海面上出現一個龐然大物,急忙報告煙臺軍區值班室。軍區首長立即帶人趕到海邊,隨著海霧散去,一艘巨大的軍艦出現在眼前。經過聯絡,確認這就是聞名的國民黨最大的巡洋艦———“重慶號”!“‘重慶號’起義了!”一道電波飛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澤東聞訊喜上眉梢,連連說:“好,好,太好了!”在這關鍵時刻,最具殺傷力的旗艦“重慶號”倒戈來到解放區,怎能不令人高興呢!鄧兆祥率“重慶號”投奔“共軍”,使幻想固守長江防線的蔣介石大吃一驚,他一方面將海軍司令桂永清撤職,令所有海軍艦隻一律不準出海;另一方面下令空軍要不惜一切代價炸沉“重慶號”。起義當天下午,“重慶號”被國民黨一民航機發現。次日,便有國民黨飛機前來轟炸。考慮到起義官兵與軍艦的安全,朱德總司令親自到艦上與鄧兆祥一起研究對策,決定將軍艦開往解放軍佔領的遼東葫蘆島港。3月3日,東北軍區派參謀長伍修權親自到港口碼頭迎接“重慶號”。3月5日,鄧兆祥與艦上574名官兵,向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致電,表示參加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報效人民。3月15日,經中央批准,東北軍區正式任命鄧兆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重慶號”巡洋艦艦長。而此時人民海軍還沒有成立,鄧已經被任命為人民海軍的艦長。這是我軍軍史上的一個有趣的現象。3月26日,黨中央派賀龍冒雨來到葫蘆島慰問“重慶號”全體官兵,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專門接見了鄧兆祥,對他說:“你是海軍的專家,建設人民海軍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你不要有什麼顧慮。我原來不也是國民黨的軍長嘛,只不過比你早過來幾天。朱老總、彭老總、劉伯承也都是在國民黨軍隊裡當過團長、旅長,現在正是他們指揮部隊打倒蔣介石。希望你能為人民海軍建設作出貢獻。”鄧兆祥聽了賀龍說的話,感到莫大的寬慰,他表示:“謝謝賀老總的信任和關心,我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人民海軍建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急需海軍人才。1950年8月,鄧兆祥自告奮勇,在青島建立了新中國第一所海軍快艇學校,並擔任第一任校長。1955年3月,他被改任大連海軍學校的副校長,協助海軍司令員兼校長蕭勁光工作。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鄧兆祥和教員一起編教材,做教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海軍人才。其中,第一批畢業生組成的快艇部隊,在解放大陳島、一江山島戰鬥中建立奇功,受到毛澤東的讚揚。1955年,鄧兆祥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並獲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6月,他從院校調到海軍青島基地,先後擔任副參謀長、副司令員及北海艦隊副司令員等職。1965年9月,62歲的鄧兆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81年12月,78歲的鄧兆祥從青島調到北京,任人民海軍副司令員。1985年,根據鄧兆祥多次誠懇請求,中央軍委批准他離休,結束了他長達70餘年的海軍生涯。一生連續服現役這麼多年,在世界海軍史上實屬罕見,在中國也唯此一人。1998年8月6日,鄧兆祥去世,享年95歲。遵照鄧老生前遺願,親人們將他的骨灰撒入了黃海海域。祖國的萬里波濤,擁抱了這位大海之子的英靈,激盪著他不平凡的傳奇人生。解放軍代表與鄧兆祥一同檢閱重慶艦起義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