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8月2日發生的大事件

37歲“中國好醫生”周南醫生去世

2019年8月2日(農曆2019年7月2日),37歲“中國好醫生”周南醫生去世。37歲“中國好醫生”周南醫生去世曾紮根西藏10年曾經感動全國的寧波籍“中國好醫生”“最美醫生”周南於2019年8月2日突然離世,年僅37歲。從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工作人員處獲悉,該院風溼血液科主治醫師周南8月2日在四川蒼溪縣因所乘坐的車輛發生意外事故不幸去世,終年37歲。周南出生於1982年12月,寧波人。她高考數學滿分、自學掌握多門語言、協和醫學院博士畢業。10年前,周南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選擇踏上這片雪域高原,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工作,一待就是10年。10年間,周南建立起西藏第一個風溼免疫血液科,填補了西藏自治區風溼免疫病的治療空白,承擔起西藏大學醫學院風溼內科的教學任務,培養了當地一批得力醫生。在這片高原上,她用一身白衣托起藏民的希望,用自己的真誠奉獻改變雪域高原的醫療面貌,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也曾獲央視“全國最美醫生”稱號。下面,記者全文轉載新華社於2018年4月19日對她的報道——“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記80後女醫生周南高考數學滿分、自學掌握多門語言、協和醫學院博士畢業……本可在北京大展宏圖的80後姑娘周南,選擇來到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工作,一待就是9年。9年來,她用自己的真誠奉獻改變雪域高原的醫療面貌,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緣結西藏:為了生命多年前,在一次旅行西藏時,周南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當地缺醫少藥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她。“北京有那麼多醫生,多一個少一個區別不大。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從此,她與西藏結緣。剛進藏的日子裡高原反應嚴重,周南硬是挺了過來。每天,她去病房查房,“如果一天不去檢視,患者的病被耽誤了怎麼辦?”37歲“中國好醫生”周南醫生去世曾紮根西藏10年她從死神手裡搶回了許多狼瘡腦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診住院患者千餘人、門診患者數千人,實現了“零差錯”“零投訴”。她的身影,還常常出現在那曲、當雄、山南等許多偏遠地區牧民的帳篷裡,並且參加駐村工作隊幫扶樟木口岸醫院。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歲男孩經周南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孩子父親不會說漢語,提來一大袋草原黃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門口,非要送給她。日喀則一個24歲小夥患TTP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週後,被周南從鬼門關拽了回來。得知周南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最美醫生”時,小夥子發了條朋友圈:“所有的感謝無以言表,今天她獲獎了,實至名歸!”辛勤奔波:填補空白“救了一個患者的命特別有成就感,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周南表示,患者是她留在西藏最大的動力。不過,她也有倍感無力的時候。由於相關科室空白、醫療條件有限,2013年,周南和同事們確診了藏族女孩卓瑪的白血病卻無力醫治,沒能挽救她年輕的生命。37歲“中國好醫生”周南醫生去世曾紮根西藏10年周南強烈地意識到,必須建設更專業的學科。新建一個科室比想象中要難得多。她辛勤奔波於西藏、北京之間,向自己的老師、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張奉春教授尋求幫助。張奉春很快就以捐贈的形式為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配齊了價值100萬元的儀器裝置,並提供相應的醫療資源和技術支援。2014年,一個設施完備、診療技術齊全的風溼免疫血液專科在西藏建成,填補了西藏對風溼免疫病治療的空白。微弱“火柴”:照亮他人“以前我是個特別低調的人。但在建立風溼免疫血液專科時我感到,為了更多的患者,我要站出來。”周南一次次“站了出來”。為提升西藏風溼免疫專業整體學術水平,她牽頭成立了西藏風溼免疫專業學會,每年組織風溼病論壇;為讓更多患者獲益,她在西藏率先開展了自身抗體檢測、生物製劑治療、骨髓活檢術等多項新業務。2016年,中國醫師協會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現場評估專家組來到西藏檢查,周南的科室代表醫院演示教學查房。評估專家檢查後說:“在全國查了這麼多醫院,最規範的教學查房是在西藏看到的。”37歲“中國好醫生”周南醫生去世曾紮根西藏10年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小講課……作為醫院住培基地的帶教老師,周南利用各種形式,將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可能剛開始你只是一根微弱的火柴,但可以透過自己的燃燒照亮更多的人。”周南說。2017年3月,在央視“2017尋找最美醫生”大型公益活動頒獎晚會上,周南獲評“最美醫生”。領獎時,周南表示,“北京有那麼多醫生,多一個我少一個我差別不會太大。但是如果在西藏,很多生命可能會因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