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在59年前的今天,1961年7月31日(農曆1961年6月19日),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二氧化硫是致喘的原因。“四日市哮喘”日本一個著名霧霾事件的代名詞,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於1961年發生在日本東部海岸的四日市。該市自1955年以來,相繼興建了3家石油化工聯合企業,在其周圍又擠滿了十餘個石化大廠和一百餘箇中小企業。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汙染了城市空氣。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大發作。日本東部海岸伊勢灣的一角有個四日市,原有人口25萬人,主要是紡織工人。由於四日市近海臨河,交通方便,又是京濱工業區的大門,日本壟斷資本看中了四日市是發展石油工業的好地方,在1955年利用戰前鹽濱地區舊海軍燃料廠舊址建成第一座煉油廠。到1958年以後,成了日本石油工業四分之一的重要臨海工業區。市內工業主體部分是鹽濱地區和午起地區的聯合企業。午起地區在四日市北部填海造地形成的工業區,建有電廠和午起聯合企業。在這三大石油聯合企業周圍,又擠滿了三菱油化等10多個大廠和100多中小企業。於是四日市成為噪音振耳、臭水橫流、烏煙瘴氣的公害嚴重城市。1955年以來,由於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高硫重油)產生的廢氣,使整座城市終年黃煙瀰漫。1961年全市工廠粉塵、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達13萬噸。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超出標準5—6倍。在四日市上空500米厚度的煙霧中飄著多種有毒氣體和有毒鋁、錳、鈷等重金屬粉塵。重金屬微粒與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煙霧,使得市民哮喘病發作,1964年,連續三天煙霧不散,氣喘病患者開始死亡。195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殺。1972年全市共確認哮喘病患者達817人,死亡10多人。後來,由於日本各大城市普遍燒用高硫重油,致使四日市哮喘病蔓延全國。如千葉、川崎、橫濱、名古屋、水島、巖國、大分等幾十個城市都有哮喘病在蔓延。據日本環境廳統計,到1972年為止,日本全國患四日市哮喘病的患者多達63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