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27日發生的大事件

朝鮮戰爭結束

在67年前的今天,1953年7月27日(農曆1953年6月17日),《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簽訂。朝鮮人民歡送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朝鮮停戰談判自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經過曲折複雜的鬥爭,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協定的主要內容有:自協定簽訂後十二小時起,雙方停止一切敵對行為;以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各自由此線後撤二公里,以建立一非軍事區,自停火之日起停止向朝鮮境內增援部隊和武器,並組成軍事停戰委員會和中立國監察委員會進行監督;停戰協定生效後六十天內,雙方將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分批直接遣返,將來予直接遣返的戰俘交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處理;雙方軍事司令官向有關各國政府建議,在停戰協定生效後三個月內,召開雙方高一級的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朝鮮戰爭至此停火。美國在朝鮮戰爭中共投入了三分之一的陸軍、五分之一的空軍和二分之一的海軍,支出二百億美元的直接戰費,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一切現代化武器,還拼湊了十五個僕從國家的兵力,最後仍以失敗而告終。據統計,朝中軍民共殲敵軍一百零九萬三千餘人,其中美軍三十九萬七千餘人,把侵略者趕回到三八線附近。朝中代表團首席代表南日大將和聯合國高階代表美國陸軍中將威廉-哈里森在板門店正式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麥克阿瑟將軍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以為美軍會順利地推進到朝鮮北部,然而他們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猛烈回擊,這是在寒冷中撤退的美國士兵兩支兄弟部隊在東海岸勝利會師志願軍回國1950年8月兩名美國士兵了一起操作3.5英寸火箭發射器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場朝鮮與韓國兩個意識形態對立的政府之間的戰爭,同時美國、中國、蘇聯等18個國家也以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朝鮮戰爭是在冷戰背景下的一場區域性戰爭。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朝鮮的第七警備旅向韓國陸軍第十七團發動進攻開始(也有一說為韓國率先向朝鮮發動進攻),至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停止。但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議而非和平協議,因此從現實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這是一組朝鮮戰爭時期的罕見老照片。1950年在大邱戰俘營韓國軍隊正在給一名朝鮮戰俘登記1950年美國的陸軍參謀長柯林斯正在研究前線的地圖,依次為沃克中將,法雷爾准將和韓國的白准將。韓國大田韓國軍警押送一批在朝鮮戰爭期間執行的“政治犯”。被指控的背叛,他們被迫低著頭蹲坐在一輛貨車中1950年8月12日韓國的第一步兵師炮兵正在操作105毫米榴彈為前方提供火力支援1950年12月,北京制服床上用品廠工人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決心,要擴大生產支援前線。1952年1月21日一輛英軍的百夫長坦克。第一次看到該坦克出現在抗美援朝戰爭的照片中1955年7月23日一個難民營的韓國家庭共享一碗飯,一張床,朝鮮戰爭結束後近五年來仍然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