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26日發生的大事件

維基解密網上公開了大量的秘密檔案,引起軒然大波

2010年7月26日(農曆2010年6月15日),維基解密網上公開了大量的秘密檔案,引起軒然大波。Wikileaks(維基解密,又譯作維基洩密)是一個大型文件洩露及分析網站,成立於2006年12月,目的為揭露政府及企業的腐敗行為。該網站聲稱其資料來源不可追查亦不被審查。“維基解密”沒有總部或傳統的基礎設施,該網站依靠伺服器和數十個國家的支持者,相對而言很少受到律師或地方政府的壓力。2010年7月26日,“維基解密”在《紐約時報》《衛報》和《鏡報》配合下,在網上公開了多達9.2萬份的駐阿美軍秘密檔案,引起軒然大波。近期,一些同阿桑奇發生糾葛的組織和個人遭到線上攻擊,似乎是駭客為該網站進行報復而採取的行動。維基解密創始人是朱利安·阿桑奇。他1971年出生於澳大利亞昆士蘭,有訊息稱他參與創辦澳洲ISTS(全球七十年代人的聯誼會——國際七三學社)。童年時,由於父母開辦了一個流動演出公司,阿桑奇從小就過著吉普賽人式的流浪生活。他在中小學階段一共上過37所學校,還上過6所大學。也許正是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造就了他不安分的冒險性格。(以上資訊來自於阿桑奇與澳大利亞作家德累福斯合作的《維基大戰前傳1:阿桑奇和他的駭客戰友》一書,英文書名《UNDERGROUND》)“維基解密”的運營資金來自志願者的捐助以及團隊成員自掏腰包。該網站經常披露一些揭露政府和企業腐敗行為的“內部檔案”。該網站聲稱:在這裡,檢舉人、新聞記者和部落格可以揭發各種腐敗行為,而不用擔心僱主和政府的報復。“維基解密”網站成立於2006年,專門公佈機密“內部”檔案,其宣稱要揭發政府或企業的腐敗甚至是不法的內幕,追求資訊透明化。“維基解密”稱此舉很可能會改善調查性報道的質量,減少政府腐敗,重建企業倫理文化。目前,“維基解密”已捲入大約100場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