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列羅捲入致癌風波
2016年7月18日(農曆2016年6月15日),費列羅捲入致癌風波運輸儲存鏈條或存安全隱患。費列羅捲入致癌風波一份來自德國一家民間食品監察組織的測試讓世界著名巧克力品牌費列羅陷入致癌風波。近日,德國食物監察組織Foodwatch在抽查當地市場20多款零食後發現,健達巧克力條(KinderReigel)等3款食品含有可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其中,健達巧克力條中的礦物油芳香烴含量最高,達到1.2mg/kg,呼籲供貨商召回。費列羅微博宣告2016年7月7日,費列羅中國發布宣告,稱其在華產品均取得國家相關產品檢驗檢疫證書,全部符合中國食品安全標準。針對此前德國檢測機構所陳述的芳香烴礦物油汙染,《中國經營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絕大部分汙染成分可能是由於食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二次汙染,而費列羅食品在華也多次在食品貯存、運輸中出現安全問題,致癌事件再次凸顯費列羅的食品運輸鏈條存在隱患。問題屢出據德國新聞網站Thelocal報道稱,芳香烴礦物油是煉油期間產生的副產品,當一些載有含油墨水的迴圈再造紙張製成食物包裝紙時,這種化學物質便有可能滲入食物。德國商品檢驗基金會稱,食品接觸材料中的礦物油來源是多方面的,取決於材料的型別。已經受到關注的紙質材料與紙板材料的一般汙染來源是使用了迴圈再生材料。印刷油墨經常含有在迴圈過程中不能完全去除的礦物油。費列羅巧克力活蟲事件這並不是費列羅旗下產品第一次出現問題,據《北京晨報》報道,多位消費者購買的費列羅巧克力曾發現活蟲,費列羅旗下的榛果可可醬能多益(Nutella)含有興奮性毒素香蘭素。雖然問題層出,但費列羅在中國卻取得長足發展,我們每年都在增長,按照尼爾森的調查,2015年費列羅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24%,而2013年這一數卻是11%左右。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何計國告訴記者:“香蘭素在規定範圍內使用是安全的,但如果超標使用,會在人體內累積,從而產生傷害。”而此事件中受到關注的健達產品,在費列羅產品系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費列羅在公司業績報告中稱健達奇趣蛋(KinderJoy)的銷售增長率超過了29%,健達繽紛樂(KinderBueno)增長率則超過了10%,而作為費列羅的主打產品,費力羅巧克力的增長率為6%。運輸倉儲成罪魁禍首?事實上,目前市場上巧克力食品通常分為內包裝紙和外包裝紙,用內包裝錫箔紙、鋁箔紙將巧克力簡單地包裹,再將包裹好的巧克力封袋或放入禮品盒中,雖然精美的外包裝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但其不密封的包裝方式成為其存在致癌物質的最大嫌疑。費列羅中國公共事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費列羅方面一直要求商超設有專門的‘18度貨架’用於貯存其巧克力產品,對於目前所說的再迴圈紙張,費列羅旗下產品的一級包裝是不含任何迴圈材料的”。而記者走訪發現,幾乎沒有商超做到“18℃貨架”,均擺放在普通的貨架上。“礦物油為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成分,礦物油分為工業礦物油和食用礦物油。”一位中石化下屬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告訴記者,“如果說食品裡檢測出礦物油,那麼還有可能是由於在器械化生產加工時,因礦物油被用作生產線機械的潤滑劑,在食品生產製作時接觸所造成。一般企業會嚴格控制作為保鮮和潤滑礦物油的芳香烴含量。”所以說檢測到礦物油超標的最大的可能性是由於包裝紙在直接或者間接接觸工業級礦物油所造成的汙染,這位副教授告訴記者,工業級礦物油含有大量的芳香烴,如果包裝紙在印刷等環節及新增成分存在問題,就會影響到食品。包裝紙上的油墨其本身為固定,但在分子層面也存在一個逐步氧化和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昇華反應,所以長時間貯存就有可能使食品的芳香烴含量上升,這些問題是食品加工包裝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溫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巧克力雖然為固體,但一般巧克力在超過25℃就會開始融化,而35℃左右就會完全融化,這一過程導致巧克力極其容易被接觸到的物質所汙染,即使溫度可能達不到工業礦物油的熔點,但仍然會加深食品被汙染的程度。而巧克力的包裝性質決定了貯存時間越長,質量安全也就越難以得到保障。大部分巧克力對儲藏要求為“置於陰涼乾燥處,18~20℃”,巧克力的食品特性決定了其對運輸和儲存要求的苛刻。但巧克力既不能與蔬菜瓜果等在潮溼環境保鮮運輸,在夏季又不能作為常規食品儲藏,增加了商超儲存巧克力的難度。根據衛生部頒發的《消毒技術規範》:食品在各個環節只能相對減少和降低汙染程度,儲存環境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費列羅旗下的產品大部分均為進口食品,在較長的運輸鏈有較多的不可控因素,這些都或多或少影響到了食品的安全質量,這對消費者終端體驗有較大的影響。國內或難以召回據媒體報道,德國最大的連鎖超市阿爾迪已經開始將健達這款巧克力條下架並做召回處理。Foodwatch成員約翰內斯·希格表示:“芳香烴礦物油含量在食品中沒有可接受的水平。你看不見它,也嘗不出來,但是這種物質就是存在。所以,我們不建議消費者購買這些食品。”不過,代表另一方的德國零食業協會則對此反駁稱:“這一化學物品是於巧克力包裝上被發現的,而且調查所指的礦物油芳香烴含量在標準範圍之內,可安心食用。”德國糖果協會也表示:“現在檢測到的礦物油芳香烴含量可以被人體完全無害地分解掉,目前還沒有召回的必要,其風險也是比較小的。”而前述費列羅中國公共事務部負責人向記者強調:費列羅公司並不承認旗下產品有任何致癌問題,目前也沒有接到德國政府方面任何的下架要求。目前,除德國的阿爾迪連鎖超市將問題食品下架召回,其他地區的商超並沒有較大舉措。“費列羅堅持自身產品沒有問題,而經銷商單方面下架,有可能是某個批次的產品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分析,“就目前的事態進展來看,很難確定是哪一方的責任,有可能是在調查機構公佈抽查的食品與商超所售產品批次相同,有的小規模商超為了規避風險和責任,所以單方面下架產品。”“費列羅堅持自己的產品不存在安全問題,那麼也就意味著就目前態勢來看,是不可能存在召回行為的,”朱丹蓬告訴記者,而德國銷售商單方面召回下架產品,會挑起和激化與費列羅公司的矛盾,這在以後的合作貿易中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在國內市場,各個連鎖商超的競爭一直處於紅海狀態,費列羅作為巧克力領域的巨頭是國內所有商超都不願意得罪的。在國內費列羅堅持自己宣告的情況下,不會出現商超高調的單方面下架“問題產品”,但如果一旦國外費列羅官方宣佈召回問題產品,國內的產品符合召回批次,那麼國內必定會召回產品,畢竟“宜家中國召回事件”的前車之鑑是每個企業都應該警醒的。ferrerorocher源自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