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17日發生的大事件

世界表情日

2014年7月17日(農曆2014年6月21日),世界emoji日人類新的語言。emoji已成了世界上攀升最快的互通語言。大家有否留意手機通訊應用程式上的表情符號(emoji)中,有個日曆圖案上,寫著的日期是7月17日?有見於此,國外有人將明天訂為「世界emoji日」。「世界emoji日」的訂立是希望各地人民舉行emoji派對,以emoji與不同地方的民族溝通,打破地域界限。Emoji反映國民特性,英美常擔心、法國很浪漫。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今日公佈各國最多人使用的emoji圖案,當中「擔心」的表情符號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人最常使用、法國和義大利最常用的emoji則是心形符號、西班牙喜歡用手臂、強壯符號、南韓愛用親吻符號、印度和墨西哥人愛用雙手合十的符號、而剛經歷國家政變的土耳其則是典型的笑臉符號。據每日郵報報道,每年的7月17日是世界表情日,Twitter釋出了世界各國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名單。研究顯示,美國人和英國人最常用代表疲憊不堪的表情符號,土耳其人則喜歡用笑臉符號,法國和義大利人則喜歡用心形等浪漫符號,德國人則更喜歡豎起拇指的稱讚符號。研究顯示,美國人使用表情符號的機會不多,表達的態度似乎也不夠積極,因為他們最常用疲憊符號。與之相比,土耳其人似乎更加樂觀,他們最愛傳送笑臉。法國人和義大利人最常用與愛情相關的心形符號,也許這並不奇怪,因為這兩個國家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國度。可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日本人似乎也喜歡使用跳動的心表情符號,它常被用於示愛。沙特人喜歡用比較怪異的藍心符號,它常被視為冷酷。韓國人更喜歡用唇吻符號。而在巴西、哥倫比亞以及阿根廷等喜歡韻律的南美國家,人們更喜歡使用音樂符號。澳大利亞人的態度更為積極,經常選擇豎大拇指的表情符號。更令人驚訝的是,德國人也愛用這個符號,儘管他們向來被描述為嚴肅刻板。南非人熱衷於將手舉向空中的符號,西班牙人則喜歡展示他們的手臂肌肉。印度人和墨西哥人大多信奉宗教,為此他們更喜歡雙手合十的符號。世界表情日是英國人傑裡米·伯奇(JeremyBurge)首先發明的,他也是表情符號資料庫Emojipedia的創始人。伯奇說:“我發現還沒有慶祝表情符號誕生的節日,為此我決定創造1個。7月17日是不錯的選擇,因為當天蘋果日曆應用的表情符號功能開始出現在蘋果iOS作業系統上。”世界表情日首次被提及是2014年7月11日,當時伯奇推出了新的Twitter賬號@WorldEmojiDay。為了慶祝今年的世界表情日,Twitter鼓勵人們傳送最喜歡的表情符號。Twitter還創造了自定義表情符號。去年5月份,表情符號被評為世界上傳播最快的語言。歷史練推測2014年7月17日是第一個世界表情日囉。伯奇認為表情符號受熱捧源於不同的原因,他說:“除非有必要,否則我們不喜歡打電話,而使用表情符號可以填補缺少身體語言或語氣表達的缺陷。從技術上說,我們有很多不同的表情,但它們通常只出現在一個平臺上。表情符號已經成為標準文字的一部分,讓它們看起來更像額外的標點符號。”不久前,谷歌釋出了新的表情符號,以便適應使用者多樣性需求。新的表情符號包括11個職業,從搖滾明星到科學家等,每個又分為男女兩種,包括所有不同膚色。此外,谷歌現有的33個表情符號也被升級,包括分為男女符號。負責為計算機行業制定字元標準的官方機構UnicodeConsortium也在6月份的升級中,釋出了72個新表情符號。伯奇表示:“我打算週日穿上代表世界表情日主題的T恤。如果有機會離開倫敦,我想前往漢普郡參加世界表情日賽跑。大多數時候,我都會花些時間看人們分享的有趣內容,我十分期盼明天人們會發哪些表情符號!英國班戈大學(BangorUniversit)語言學教授伊凡斯(Evans)指出,emoji已成了世界上攀升最快的互通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