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14日發生的大事件

朝鮮關閉寧邊核設施 半島形勢趨向好轉

2007年7月14日(農曆2007年6月1日),朝鮮關閉寧邊核設施半島形勢趨向好轉。這是2003年2月5日拍攝的朝鮮寧邊核設施的衛星照片。7月14日,朝鮮關閉寧邊核設施,朝鮮半島無核化程序出現重大進展。11月29日,由中韓日美俄五國官員和專家組成的調查團在結束朝鮮之行後說,朝鮮核設施去功能化工作進展順利。一年來,朝韓關係繼續改善。10月3日至4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和韓國總統盧武鉉在平壤舉行首腦會晤,共同簽署了《北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朝韓關係繼續升溫為解決朝核問題、緩和地區局勢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資料圖寧邊位置背景資料寧邊核設施位於朝鮮首都平壤以北約130公里處,是朝鮮主要的核研究中心。這裡擁有朝鮮唯一的正在運轉的5萬億瓦核反應堆。朝鮮于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究核技術,60年代中期,在蘇聯的幫助下,朝鮮建立了寧邊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訓了大批核技術人才。當時,朝鮮從蘇聯引進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應堆,使朝鮮核技術研究初具規模。此後寧邊成為朝鮮核工業重地。寧邊核反應堆屬於石墨反應堆,於1980年動工,1987年建成。這種核反應堆的廢燃料棒可被用來提取製造核武器的原料—鈽。20世紀90年代初,朝核問題升級。1994年10月,美國與朝鮮在日內瓦簽署了一項關於朝核問題的《框架協議》,承諾提供兩座輕水反應堆以換取朝鮮凍結核設施。此後,寧邊5萬億瓦反應堆中8000根乏燃料棒被取出封存。2002年12月12日,朝鮮指責美國未履行承諾,宣佈重新啟動已凍結的寧邊核設施。在中國政府積極斡旋下,2003年8月,中國促成了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07年7月15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證實,朝鮮已在14日關閉了寧邊核設施。與此同時,朝鮮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對此進行監督2008年2月13日,朝核問題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在北京透過《落實共同宣告起步行動》共同檔案(2·13共同檔案)。根據檔案,朝方同意關閉和封存寧邊核設施,並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重返朝鮮進行必要的監督和驗證。2008年6月27日,朝鮮炸燬了寧邊地區核設施的冷卻塔,得到中美日韓等多個國家的歡迎。來自中國、韓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六方會談其他五國的記者在現場觀摩了炸燬冷卻塔的整個過程。朝外務省官員、朝原子能總局官員、美國國務院韓國科科長金成也在現場觀看了冷卻塔被炸燬過程。2009年4月5日,朝鮮宣佈成功發射了“光明星2號”試驗通訊衛星。聯合國安理會13日透過主席宣告,對朝鮮發射活動表示“譴責”。2009年4月14日,朝鮮外務省14日在平壤發表宣告,宣佈退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將按原狀恢復已去功能化的核設施。2010年11月,朝鮮允許前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主任、核物理專家海克爾進入寧邊核設施。海克爾稱已確認朝鮮鈾濃縮設施中秘密安裝了“數百臺離心機”。朝方介紹說,目前有2000臺離心機在運轉。2011年11月15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稱,根據11月3日的衛星圖片顯示,朝鮮寧邊一座新建核反應堆建築已近完工,核反應堆外牆已經建成。分析家說,該反應堆設施還沒有安裝滿敏感核裝置,所以此處建築真正投入執行可能還需至少兩三年。但隨著2010年朝鮮公開核設施,以及核建設程序的加快,讓人不得不相信朝鮮已經擁有獨立製造核反應堆的相關資源和技術。2012年5月17日,路透社報道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階國際關係研究院(SAIS)韓美研究所的研究報告稱,朝鮮似乎已重啟寧邊核設施內的輕水反應堆建設。報告稱,此次或將成為朝鮮首次從事高濃度鈾濃縮活動的核試驗。2015年9月15日,據朝中社報道,朝鮮原子力研究院當天表示,寧邊所有核設施都已開始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