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暉譜寫《松花江上》
在83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12日(農曆1937年6月5日),張寒暉譜寫《松花江上》。張寒暉(左1)在演話劇《一片愛國心》張寒暉,河北定縣人,生於1902年。1925年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4年回老家組織抗日救國會,同時從事小說和戲劇創作,為宣傳抗日奔走呼號。1935年去西安,在東北軍中宣傳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農村,宣傳抗日救國。1942年任陝甘寧邊區文協秘書長,他創作的《松花江上》、《國民大生產》、《去當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區和全國廣為流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1946年3月11日,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張寒暉病逝。1937年7月,張寒暉作《松花江上》於西安,詞曲均出他之手。這首歌最強烈地觸動了中國人的亡國之痛,歌聲所至,莫不唏噓,成為中國民族刻骨難忘的抗日歌曲之一。歌曰: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孃。“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爹孃啊,爹孃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