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9日發生的大事件

畫壇泰斗黃永玉出生

在96年前的今天,1924年7月9日(農曆1924年6月8日),“好色”的老頭黃永玉出生。“鬼才”黃永玉黃永玉、中國畫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臺灣和香港。自1952年起在中央美院任副教授、教授,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至今已年近九十,但筆耕不輟創作不息,新出版的《黃永玉全集》共14冊,共包括3000餘幅書畫作品和1200多篇文字,可謂洋洋大觀。老黃頭頗有傳奇色彩,自小家境貧寒,12歲即離家漂泊謀生,四處顛沛流離。完全靠自學美術和文學,達到如此境界,既是他本人天賦和勤奮努力的結果,也得益於那個不惟文聘選人用人的時代。最初耳聞黃永玉的名字是在文革後期,因他為北京飯店畫了幅《貓頭鷹》遭到登報批判。1980年,由他創作的第一枚生肖郵票,庚申猴,幾乎使他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九十年代末,由他設計的麻袋狀的“酒鬼酒”瓶,讓這“名不見經傳”的酒暢銷一時。他的創作構思和文字與眾不同,無拘無束,充滿情趣,甚至是隨心所欲,因而被人稱為“鬼才”。我說這老爺子“好色”,絕無取笑詆譭之意,相反對他的人品和作品都滿懷敬意和仰慕。我說的“色”既包涵女色,也包括顏色。孔夫子有言在先: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現在的人,尤其是場面上混的大人物,主要靠表面上的道貌岸然,來掩蓋私底下的一肚子壞水,由於他們的“示範”引領作用,使得整個社會都沉浸瀰漫在虛偽之中。老爺子的作品,不論是繪畫、書法,還是雕塑,都真實的展現了他眼中的世界和他對人生的態度,這一點最令我欽佩。他有不少作品是描繪女人形體的,且多是誇張、寫意的裸體,豐乳肥臀頗為性感。此外表現花鳥的作品,尤其荷花和閒鶴特別多,大都濃彩重墨對比強烈。他一輩子浪跡天涯,卻有濃厚的思鄉情結,湖南是“芙蓉國”,他對荷花情有獨鍾,畫室起名“萬荷堂”大概都與此有關。黃永玉阿詩瑪像水印套色木刻(撒尼族敘事長詩《阿詩瑪》插圖)1956年齊白石像套色木刻32.5cm×37.5cm1954年九荷之祝356cm×284cm2011年書法:《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國畫:《幾時你會回到故鄉的家園》國畫:《荷花開了》國畫:《故鄉之憶》(區域性)油畫:《花一般的夢》畫家的題字:這件事傳來傳去實際上很無聊,衛靈公的老婆約見孔夫子,衛靈公豈能不曉得?孔夫子接到邀請也一定考慮過,南子跟老公打了招呼沒有?南子跟孔夫子一番幽會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倆人見面當然沒有會談紀要,但眾人知道卻是毫無可疑。大人物的老婆豈是隨便碰得的?智若孔子自然明白。孔子見南子時五十三歲,雖屬身強力壯,然衛氏宮中身強力壯的男士多如牛毛,南子縱然真的放肆,也不會勞駕孔子的。照我看,頂多南子是個孔子大粉絲,宮中寂寞,找個名流排解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子見南子”有千百種畫法,此其一。即大家希望的那一種。這幅畫似乎與電影《孔子》有關,我沒有看過這部由周潤發和周迅飾演孔子和南子的電影。畫家顯然認為電影的演繹完全是捕風捉影無稽之談,所以題寫了上面一段文字。畫中白髮蒼蒼體壯如牛的孔夫子,絲毫沒有聖人的威嚴和莊重,一副慾火燒身按耐不住的樣子;南子則擺出嬌羞無比欲迎還拒的姿態;最好玩的是孔子身後立著的諸位弟子,面對老師“失態”的場景,看也不是,躲也不妥,一臉尷尬不知如何是好。國畫:《山鬼》(區域性)國畫:《花路》國畫:《花路》(區域性)國畫:《廻夢》(區域性)油畫:《女人與貓》這幅《不忍之書》是畫家八十三歲生日時,因懷念家裡養過的貓而創作並題寫的:文革開始,抄家之徒頻來,棍棒雷吼,門窗齊鳴,德、意之褐衫黨挺進隊成為現實。吾家所畜之貓亦知駭怖,一聞棒喝急速匿於煤煙筒裡,以求安全。抄家暴徒呼嘯而去之後,兒女呼喚良久,方戰慄而下。灰煤滿身,不稍整理,有失常態也。不飲不食,吾見憐而商諸妻兒,送其至使館區候好心外賓收養,此覆巢之計,至今思及心痛如割也。老爺子的慈悲心由此可見一斑。黃永玉老先生的書法和繪畫作品尺幅都比較大,一弄就是十米、八米的,這也是個力氣活,他已近九十歲的人啦。國畫:《百鶴圖》(區域性)國畫:《百鶴圖》(區域性)國畫:《紅蜻蜓》(區域性)國畫:《朝陽麗洞庭》(區域性)國畫:《富士山》國畫:《人有多大肚量》國畫:《人間愛晚晴》,這個“晴”應該是一語雙關。國畫:《自清涼無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