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9日發生的大事件

我國與卡達建交

在32年前的今天,1988年7月9日(農曆1988年5月26日),我國與卡達建立外交關係。夜幕多哈,也叫貝達,是卡達國首都卡達,全稱卡達國。由古代西方人對此地的稱呼演化而來。位於西亞波斯灣西南岸卡達半島。面積11437平方公里。人口51.8萬(1991),卡達族佔41%,餘為外籍人,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首都多哈。石油蘊藏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是國民經濟兩大支柱。石油產量的95%供出口,收入佔國民收入的95%以上。近年來政府重視發展多樣化經濟,現為海灣阿拉伯國家工業門類較全的國家之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040美元(1992)。工業以石油工業為主,其他還有化肥、鋼鐵、水泥、天然氣等。糧食主要靠進口。出口石油及其製品和鋼材;進口糧食、機械、建築材料、輕工業品和藥品。公元7世紀為阿拉伯帝國一部分。1516年葡萄牙入侵。1605年奧斯曼帝國入侵。1846年薩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達酋長國。1882年淪為英國保護地。1971年9月1日宣佈獨立。9月3日為國慶日。奉行中立、不結盟外交政策。強調伊斯蘭國家特別是阿拉伯國家間的團結與合作。1988年7月9日同中國建交。QATAR卡達航空公司的飛機,尾翼上是羚羊標記。駱駝是卡達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道路上甚至設定了駱駝專行道。新款奧迪跑車,在卡達沒有公交車。因為在這裡,每家每戶都至少擁有兩輛豪車。多哈東部沿海,船運交通成為其最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限速牌,位於多哈市區公路上的限速牌。阿土伯卡通立牌透露出阿拉伯人大叔外表下隱藏的少女心。半島電視臺火炬大廈,被稱為“火炬大廈”的渴望之塔是多哈市內的最高建築,為世界遊客展現著該城市廣闊的城市美景。多哈標誌性建築物HighRise大廈奢華地面的大理石倒映著金色的燈光,與兩旁商店上同樣光亮的大字相輝映,一眼望去,世界上最著名的奢侈品名店和頂級會所匯聚於此。在卡達,奢華一詞只是生活常態而已。大工地多哈儼然是一處大工地,到處大興土木。一切都像剛剛醒來。眾多拔地而起的現代化高層建築正取代傳統的土黃色小別墅,成為新地標。這已經顯示了多哈試圖成為迪拜第二的決心。subway位於商場中的賽百味快餐店多哈亞運村裡的Villaggio購物中心,是全球最頂級的商鋪之一,徜徉其中有如置身金碧輝煌的宮殿。中東威尼斯在卡達,“奢華”兩個字的涵義要這麼理解:一個連種樹的水都要從國外進口的地方,卻在購物中心裡修了條“河”,一條真正的淡水河。漫步其中,你會暫時忘記自己是在中東,而更願意相信自己是在水城威尼斯。駱駝與海鷗這是個很神奇的國家。沙漠與大海、駱駝和海鷗可以出現在一張照片裡,而且如此自然而然。韋爾醫學院,位於多哈的卡達康奈爾大學韋爾醫學院。卡達的沙漠景觀SouqWaqif古老集市,風景如畫。雖然這裡只是一處仿古的中東建築,但配合起商鋪及穿上中東服飾的行人,卻變成了很有生活感的好地方。阿土伯,身著傳統服飾的阿拉伯男子。黑紗下,阿拉伯女郎是神秘的一族,因其嚴格的宗教信仰,她們很少拋頭露面。即便在大街上偶遇,也必然是被長袍、面紗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隻烏黑的大眼睛,在這裡,美是被珍藏起來的。騎術在卡達人心目中,精湛的騎術暗示了一個人的出身,而能成為馬會會員則是身份的象徵。財富與勇氣共同造就的馬術運動,多少能代表卡達或者其他西亞富國人民所追求的理想。麥當勞身著傳統服飾的卡達人在麥當勞快餐店選購食物。東方與西方的融合在這幅照片中顯得有趣而可愛。郵票,卡達的各色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