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裔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逝世
在35年前的今天,1985年7月8日(農曆1985年5月21日),俄裔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逝世。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西蒙·斯密斯·庫茲涅茨(SimonSmithKuznets,1901—1985),於1901年4月30號在俄國烏克蘭哈爾科夫市出生,在1985年7月8日逝世,享年54歲。他是一位最能分析大量資料,並賦予資料生命的經濟學家;他從長期經濟發展的研究資料之中,提出了許多震撼人心的社會經濟學說。他1971年獲得諾貝爾積極學獎。庫茲涅茨認為,具體而真實的資料最能反映問題的實質,最富有說服力。他利用工作之便,積累了幾十萬個真實的資料,做了幾萬張卡片。又收集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19—20世紀的歷史資料,對國民收入進行研究,分析比較各國經濟增長速度。若干組資料,再現了有關國家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準。庫茲涅茨提倡貨幣計算的各種非生產收入應歸到國民收入中去,而政府人員、軍隊、警察、法官及家眷的再分配收入,也應納入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之內,使之成為一個整體而進行處理。他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核算體系奠定了基礎。庫茲涅茨在經濟週期研究中所提出的為期20年的經濟週期,被西方經濟學界稱為“庫茲涅茨週期”。他提出的收入分配狀況隨經濟發展而變化的曲線——倒U曲線,是發展經濟學中重要的概念,又稱作“庫茲涅茨曲線”。他在國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國民收入及其組成部分的定義和計算方法,被經濟學家們譽為“美國的G·N·P之父”。他對經濟增長的分析,被西方經濟學界認為揭示了各發達國家一個多世紀的經濟增長過程,並提出了許多深刻見解。據說,他的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數,在西方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中無人能與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