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
2018年7月6日(農曆2018年5月23日),特朗普政府對華貿易戰正式打響。貿易戰正式打響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訊息,美國於當地時間2018年7月6日00:01(北京時間6日12:01)起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作為反擊,中國也於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美國違反世貿規則,發動了迄今為止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這種徵稅行為是典型的貿易霸凌主義,正在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安全,阻礙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引發全球市場動盪,還將波及全球更多無辜的跨國公司、一般企業和普通消費者,不但無助、還將有損於美國企業和人民利益。中方承諾不打第一槍,但為了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擊。我們將及時向世貿組織通報相關情況,並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同時,中方再度重申,我們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護企業家精神,強化產權保護,為世界各國在華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我們將持續評估有關企業所受影響,並將努力採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各種聲音《華盛頓郵報》稱,這一天或許會成為一個經濟史上臭名昭著的日子,就像胡佛總統於1930年6月17日簽署“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一樣。英國央行行長髮出“最嚴厲批評”:貿易戰傷害最大的,將是美國!在奧巴馬總統時期曾擔任副貿易代表、現擔任律師事務所CrowellandMoringLLP合夥人的RobertHolleyman說:“一旦這些關稅開始生效,很明顯貿易衝突就真的來了。如果我們沒有找到一個出口,這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GoldStockAnalyst創始人JohnDoody週四在接受Kitco採訪時表示,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可能會失控,並使世界陷入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崩潰的邊緣。Doody告訴Kitco新聞:“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將會重演20世紀30年代的劇情,當時美國出臺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TheSmoot-HawleyTariffAct),基本上把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變成了蕭條。”美方徵稅是向世界開火,也是向自己開火中國不希望貿易戰,但中國是被逼上梁山。但中方顯然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在我看來,這次史無前例的反擊,至少有這幾個特點:特點一:中國不打第一槍,反擊自動觸發。此前海外媒體猜測,因為中美存在12小時的時差,中國可能先發制人,提前12小時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但中方鄭重澄清,中方絕不打第一槍。道理很簡單,中國不是主動挑釁一方,我們絕對不給其他國家任何口實。但為了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中國不得不作出必要反擊。中方反制措施即刻生效。也就是說,美國開始加徵關稅,自動觸發了中方的反擊。特點二:反擊同等規模同等力度,中國毫不手軟。按照美方公佈的資訊,這一次瞄準的是中國500億美元商品,7月6日對其中約340億美元加徵關稅;中方的反擊,不多不少,也是340億美元。至於其餘160億,特朗普已宣稱,將可能在兩個星期內加徵關稅。那中方勢必同時同規模再次反擊。此外,美國這次設定的稅率是25%。中國也是同等力度還擊,25%稅率不手軟。特點三:數量型和質量型結合,更注重殺傷力。考慮到美國宣稱將對額外約5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稅,但美國出口中國也就1000多億美元。下一步怎麼辦?中方的答案,就是採取包括數量型工具和質量型工具在內的綜合舉措,即這次側重點應該是同等規模同等力度,但如果美國不斷擴大戰場,那中國將審時度勢,更注重反擊的質量和殺傷力。要知道,美國的在華利益,不僅僅只有出口。貿易戰兩敗俱傷,美國肯定不會是贏家的。特點四:這不是中國一個國家在戰鬥。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此前就說,我們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各國人民對中方的態度是理解和支援的。確實,中國這次是被迫還擊,維護和捍衛的,不僅僅是中國利益,也是世界人民共同利益。這次美國逆歷史潮流的貿易舉動,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安全,大量無辜企業、民眾被迫捲入、深受其害,中國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也必定會得到更多國家的支援。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在我看來,這次史無前例的貿易戰,必然對世界格局帶來深遠影響,三點重要而深刻的啟示吧:啟示一,這場鬥爭遲早要來,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應該說,在過去幾個月,中國展現了避免貿易戰的誠意,也試圖儘可能擴大進口,滿足美國的要求;但美方的要價,已非理性可以形容,用一些朋友的話說,這是要摧毀中國經濟,中國已沒有可退讓的餘地。這也說明了一點:中國的發展,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必然要經歷各種風險和挑戰。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清醒,必須丟棄幻想。當中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種洗禮遲早要來,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啟示二,美國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並最終迴歸理性。表面看,美國空前強勢,但強勢背後,則是對國際規則的蔑視,對中國快速崛起的焦慮。這就表現在一系列不理性的舉措上。用商務部發言人高峰的話說,美國是在向全世界開火,也是在向自己開火,因為美方公佈的340億美元清單中,相當比例就是美資企業在華生產。美國媒體就感嘆,美國人才是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第一受害者。哈雷摩托最近跑路,氣得特朗普痛罵是投降,就凸顯了貿易戰對美國企業的巨大沖擊。美國不可能成為贏家,美國內部將陷入激烈爭吵,可以預期,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美國將不得不迴歸理性。啟示三,中國站在道義制高點上,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中國與美國的差距,仍毋庸諱言,中興事件更暴露出我們的軟肋。但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也已不是吳下阿蒙。貿易戰肯定會讓中國付出代價,但中國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也毫無疑問能經受住考驗。更重要的,中國還有制度的優勢,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有多元可替代的經濟體系,有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可以說,我們在這場經貿摩擦中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更何況,我們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2018年這個夏天,或許正是世界格局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美國的挑釁,當然是挑戰,當然是危機。但危機危機,危中有機,中國人其實是最善於化危為機的民族。從最積極角度看,沒有緩不過來的壓力,就沒有壯士斷腕的動力。實施更大規模的改革和開放,是我們對改革開放40週年最好的禮物,更是我們打贏這一貿易戰的最大法寶。如果是這樣的結果,可能也是特朗普萬萬沒想到的。較量還在繼續,戰略上藐視,但必須戰術上重視。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國。還是那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