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萍上將逝世
2003年7月5日(農曆2003年6月6日),張愛萍上將逝世。圖:張愛萍張愛萍(1910年1月9日-2003年7月5日)四川達縣人。建國後曾任第七兵團司令員兼浙江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委主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2年11月至1988年3月任國防部長。1982年11月,張愛萍被任命為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他在這一職位上,參與和見證了新中國國防科技的一次次飛躍,並親歷了中美軍事外交的突破。張愛萍在“文化大革命”中慘遭迫害,被批鬥、囚禁達6年之久,左腿致殘。1975年3月復出後任國防科委主任,成功組織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尖兵一號”的發射。1977年3月再次復出,歷任國防科委主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央專委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科技裝備委員會主任等職。1980年5月成功地組織指揮了中國第一顆洲際導彈的發射。同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1982年9月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11月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為國防建設和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特別是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1987年11月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退居二線。從以上簡到不能再簡的簡歷中,張愛萍的名字已經彪炳史冊。然而,他的思想力量、行為影響和人格魅力,註定史冊上的這個名字應該用大字寫成。張愛萍說他平生有“四不畏”: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不畏聖人言,不畏權勢。文革的險惡形勢,最能考驗人的精神硬度。張愛萍在文革中堪稱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造反派批鬥張將軍,掄起鐵鏈要打,將軍憤然舉起板凳自衛,迫使對方斂手。將軍言:“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他被誣為“特務”身陷囹圄後,堅決不低頭,不檢討,更不揭發別人,堅守做人的氣節。張勝從父親從牢中夾帶出的紙片上看到這樣的字跡:“咬緊牙關,戰勝屈辱。”“站著死,不跪著生!”由於下筆用力極重,紙片被戳得滿是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