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3日發生的大事件

山東萊陽饑民起義

在104年前的今天,1916年7月3日(農曆1916年6月4日),山東萊陽饑民起義。曲詩文20世紀初,山東萊陽地區苛捐雜稅層出不窮,人民負擔“驟增至數十倍”。1910年春,萊陽又遭霜災,農民“缺食者十之八九”,而衙役下鄉催繳捐稅,仍是敲榨勒索,無惡不作。各鄉農民紛紛提出以歷年積穀作抵償。萊陽積穀,由民間出谷儲備,歸各村社儲存,用以備荒。但多為縣令、縣紳侵吞。5月21日,城北柏林莊社長曲詩文和村長30餘人入城,會見劣紳王圻、於讚揚等,要求施放積穀,清算帳目。劣紳避匿不見,城外700多饑民群情激憤,入城圍住縣署。縣令朱槐之見眾怒難犯,答應清帳。清朝嫌朱槐之鎮壓不力,將他撤職,改任滿人壟保為縣命令6月28日,大批清軍開到萊陽,當地群眾鳴鐘集合,拿起鋤頭和棍棒與清軍接仗。1916年7月3日(五月二十八日)曲詩文在南崗村聚眾起義,全縣人民積極響應,隊伍發展到十幾萬人。6日,他率起義隊伍圍攻萊陽縣城,兩日未克,登州鎮總兵李安堂表面願與曲詩文“和平解決,”暗中乘民軍不備偷襲,曲詩文速離縣境,起義失敗。翌年起義失敗,流亡他鄉,後被捕,慘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