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霍元甲出生
在152年前的今天,1868年1月18日(農曆1867年12月24日),中國著名武術家、民族英雄霍元甲出生。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漢族。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今屬天津市西青區南河鎮,為紀念霍元甲這位名震中外的愛國武術家,經天津市民政局稽核並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鄉天津西青南河鎮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為精武鎮),為上海精武體育會創始人。孫中山對霍元甲“以武保國強種”的膽識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精武會成立10週年之際,他親臨大會,題寫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以示對霍元甲的紀念。在中國近代的武術史上,有一位傳奇式的英雄人物霍元甲。霍元甲享名海內外,他的武藝出眾,又執仗正義,抱著為國雪恥,振奮民族的強烈願望,在天津和上海,先後同俄、英洋力士比武,並打敗外國洋力士,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光。令國人揚眉吐氣,歡欣鼓舞。1890年秋天,霍元甲打敗了一個找上門來比武的武師,有了“武藝高強”的名聲。之後,由於喜歡行俠仗義,霍元甲逐漸在天津一帶有了名氣。霍元甲在腳行(搬運工自發的組織)做過管事,後來又到天津城北門外懷慶藥店打工。在藥店幹活期間,他能挑動千斤藥材,力推兩個大青石碌碡,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霍大力士”。在懷慶藥店打工時,霍元甲結識了藥店掌櫃農勁蓀。農勁蓀曾留學日本,知識淵博,他常給霍元甲講一些中外故事,使之大開眼界,明白了不少道理。1901年,有個叫斯其凡洛夫的俄國大力士來到天津戲園表演,他聲稱:“打遍中國無敵手,讓東亞病夫們見識見識,開開眼界”。霍元甲找上農勁蓀,到戲園和斯氏比武。當斯其凡洛夫私下了解到霍元甲武功高強時,決定妥協。到約定比武那天,斯其凡洛夫臨陣求饒,說:“我只是來天津表演的,我說的那些話不算數。”霍元甲讓他登報認錯,斯氏只好應允,隨後很快離開了天津。1909年,英國大力士奧彼音(實為在一個英國馬戲團工作,並不是大力士)在上海擺下擂臺,譏諷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上海民眾十分不滿,但又無人敢應戰。農勁蓀從報上得知此訊息,遂向上海知名人士、同盟會員、革命黨人陳其美推薦了霍元甲。霍元甲一到上海,上海各大報紙用大號字型刊登訊息。霍元甲挑戰奧彼音,奧和霍約定比武中不得使用指戳、足勾等中國武術技法,並約期在張園公開比賽。但到了比賽時間,卻不見他的蹤影,原來奧彼音已逃之夭夭。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對霍元甲嚇跑俄、英大力士之事,很不服氣,便挑選了十幾名高手,找霍元甲較量。霍先讓他的徒弟劉振聲上場,劉以靜制動,連勝對方五人。日領隊非常惱火,自恃技藝純熟,點名與霍元甲較量。雙方剛一交手,日領隊便知對手厲害,他企圖黑手傷人,但被霍識破。霍元甲虛晃一招,用肘急磕其臂,日領隊骨斷筋折,只好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