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6月29日發生的大事件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在38年前的今天,1982年6月29日(農曆1982年5月9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色列的大炮封鎖貝魯特1982年6月29日,以色列軍推進到了黎巴嫩南部縱深地區。以軍在貝魯特南部沿海公路一線與巴勒斯坦軍隊和敘利亞軍隊交戰並圍困了首都西半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總部。在貝魯特東部以色列噴氣式飛機摧毀了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的地對空導彈,並同駕駛蘇制米格戰鬥機的敘利亞空軍展開了激烈的空戰。迄今為止,以色列一直宣稱其軍事行動的目的在於懲罰巴勒斯坦游擊隊,除盡巴解組織領導人。面對巨大的國際壓力及蘇聯可能插手干預、投入戰鬥的威脅,以色列首相貝京不得不宣告放棄既定的目標。貝京在向以色列議會發表演說時提出容許巴勒斯坦游擊隊攜帶武器離開貝魯特。兩天前,以色列內閣要求“所有15個恐怖主義者組織......向黎巴嫩部隊繳械投降。”貝京改變立場看來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美國已不再支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里根政府官員透露,里根總統業已致信貝京,他口氣“堅決”要求貝京撤軍。在回覆貝京邀請他訪問耶路撒冷的請求時,國務卿黑格對此事的態度更是異常明朗。“這件事我考慮過了”,黑格說,“可是,今天我們同以色列人的商談表明此時尚無必要做這樣一次訪問”,里根也與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進行了幾次“坦率”的會晤,他還告誡貝京蘇聯人願意幫助敘利亞人。另外,貝京還面臨著國內日益增強的反戰情緒的問題。反對黨領導人西蒙-佩雷斯警告說,全世界都在透過電視關注著以色列的行動。一些克奈賽成員仍說貝京做得太過分。“我們並不想把那些恐怖主義分子搞得聲名狼藉”。自由黨成員德羅爾-澤格門說,“誠然他們不值得尊重,他們是殺人狂,但他們也是人。因此,我們並不想羞辱他們”。6日,以色列發動了對黎巴嫩的侵略,2萬名以軍士兵和數百輛坦克透過邊境線,進入黎巴嫩南部。時至9日,一些以軍部隊已經推進到貝魯特附近。另外一些以軍部隊在首都南部受阻,與巴勒斯坦人與敘利亞人展開激戰。在賽達-蘇爾-赫勒達及達穆爾等地雙方短兵相接,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在貝魯特東區,以軍為控制通往大馬士革的公路,與敘利亞軍隊進行了戰鬥。以色列宣稱即使沒有全部摧毀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的導彈,起碼也使其中的大部化為烏有。以色列軍隊發言人說,有61架米格飛機、5架直升飛機在貝卡谷上空被擊落。敘利亞報道說他們擊落19架以色列飛機。在黎巴嫩的以色列機動師以色列部隊押送巴勒斯坦人經典評論:以色列就是放在中東羊群的一隻狼,可見中東不會有安生的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