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6月21日發生的大事件

教育家、歷史學家陳垣逝世

在49年前的今天,1971年6月21日(農曆1971年5月29日),教育家、歷史學家陳垣逝世。圖:陳垣陳垣(1880.11.12-1971.6.21),漢族,廣東新會(現廣東省江門市境內)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藥商家庭。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陳垣先後建立廣州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北京孤兒工讀園、北京平民中學。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1949年以前,他還擔任過京師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1949年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鑑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七七"事變爆發後﹐北平被日軍侵佔。他身處危境﹐堅決與敵鬥爭。在大學講壇上﹐他講抗清不仕的顧炎武《日知錄》﹐講表彰抗清民族英雄的全祖望《鮚埼亭集》﹐以此自勵﹐亦以此勉勵學生愛國。同時﹐他還利用史學研究作為武器﹐連續發表史學論著﹐抨擊敵偽漢奸﹐顯示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在八年抗戰期間﹐他連續寫成《南宋河北新興道教考》﹑﹑《清初僧諍記》﹑《中國佛教典籍概論》等宗教史論文及﹐都含有諷今喻世﹑抒志表微的用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已經六十九歲。在掌握了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曾深入研究﹑著作等身的基礎上﹐他很快接受了新事物。之後的十年間﹐先後寫了二十多篇短文。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他被軟禁﹐到1971年6月﹐飲恨以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