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6月20日發生的大事件

習近平訪問朝鮮

2019年6月20日(農曆2019年5月18日),習近平訪問朝鮮。2019年6月20日下午,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告訴正在朝鮮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平壤有25萬多民眾湧上街頭,熱烈歡迎總書記同志。《時政新聞眼》注意到,習主席夫婦這次出訪,開創了不止一個“第一次”:外國領導人首次在錦繡山太陽宮廣場接受致敬,在當晚的大型團體操和藝術演出中,朝鮮三大樂團首次同臺獻藝,等等。朝鮮以高規格禮遇歡迎“最尊重的中國貴賓”。△習近平抵達平壤開始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朝友誼“歷久彌堅金不換”習近平訪朝前,在朝鮮《勞動新聞》等主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題為《傳承中朝友誼,續寫時代新篇章》。他在文章中說,中朝友誼可以說是“歷久彌堅金不換”。△平壤街頭的中朝兩國國旗和標語。(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平壤群眾從寫有“朝中友誼萬古長青”的標語前走過。(央視記者臧青拍攝)△6月19日晚,《時政新聞眼》在平壤街頭看到主要街道已經懸掛中朝兩國國旗。在街頭不時可以看到“牢不可破的友誼”等字樣的標語。△這是工作人員當晚正在平壤火車站前綠地擺放中朝兩國國旗。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訪朝,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他第一次訪問朝鮮,也是我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時隔14年再次訪問朝鮮。2008年6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到中央工作以後首次出訪的第一站就是朝鮮。金正恩的首次出訪則是選擇了中國。從2018年3月到今年1月,他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四次訪華。歡迎儀式彰顯東道主熱情和敬意當地時間6月20日中午12時許,習近平乘坐專機抵達平壤順安機場,開啟了這次歷史性訪問。△這是習近平專機抵達機場。(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這是機場歡迎儀式現場。(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朝鮮人民軍三軍儀仗隊整齊列隊。(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機場紅地毯。(央視記者馬超拍攝)△這是參加歡迎儀式的朝鮮少年兒童。(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機場歡迎儀式結束後,在21輛禮賓摩托車的護衛下,習近平乘車前往此次訪朝的下榻地——錦繡山迎賓館。沿途有數十萬群眾夾道歡迎。△禮賓摩托車護衛前行。(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沿途歡迎人群。(央視記者申勇、馬亞陽、臧青拍攝)在黎明大街路口,習近平換乘敞篷車,與金正恩同車前往錦繡山太陽宮廣場,在這裡接受朝鮮黨政領導幹部和平壤市民代表致敬。這是外國領導人首次在錦繡山太陽宮廣場接受致敬。△錦繡山太陽宮,原名錦繡山議事堂,是金日成生前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1994年金日成去世後,遺體安放於此,該建築改名為錦繡山紀念宮。2011年金正日去世後,遺體安放於此,該建築改名為錦繡山太陽宮。(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當天,歡迎人群身著節日盛裝,在錦繡山太陽宮廣場呈方陣排列。(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迎賓館會談:習近平同金正恩主要談了這兩個議題當天下午,習近平同金正恩在錦繡山迎賓館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朝雙方願不忘初心、攜手前進,共同開創兩黨兩國關係的美好未來。習近平說,我這次是為鞏固傳承中朝友誼而來,為推動朝鮮半島問題政治解決程序而來。兩人的會談也主要圍繞這兩個議題展開。△會談在錦繡山迎賓館舉行,這裡也是習近平此次訪朝的下榻地。(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在談到中朝友誼時,習近平對中朝關係做了這樣的分析:堅持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中朝關係的本質屬性;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是中朝關係的前進動力;最高領導人的友誼傳承和戰略引領是中朝關係的最大優勢;地緣相親和文緣相通是中朝關係的牢固紐帶。對於共同開啟中朝友誼嶄新篇章,習近平做了這樣的展望:雙方要加強高層交往,為中朝關係發展引領航向;雙方要加強戰略溝通,為兩國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雙方要拓展務實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大福祉;雙方要深化友好交流,為中朝友誼鞏固發展打牢根基。△這是習近平同金正恩會談前的握手處。(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金正恩說,我完全同意總書記同志對朝中關係的精闢分析和展望規劃。世代傳承朝中友誼是朝鮮黨和政府堅定不移的立場。在談到朝鮮半島問題時,習近平說,中方支援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程序,為解決問題積累和創造條件。中方願為朝方解決自身合理安全和發展關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願同朝方及有關各方加強協調和配合,為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地區長治久安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金正恩表示,朝方願保持耐心,同時希望有關方同朝方相向而行,探索符合各自合理關切的解決方案,推動半島問題有關對話程序取得成果。“最尊重的中國貴賓”當天晚上,習近平在平壤密集出席了多場活動。習近平首先來到朝鮮勞動黨中央本部。在這裡,他接受朝鮮勞動黨中央全體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致敬。△勞動黨中央本部。軍樂團正在迎候習近平總書記夫婦。(央視記者李錚拍攝)隨後,習近平在木蘭館出席了金正恩舉行的歡迎宴會。金正恩在致辭時這樣做開場白:“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最尊重的中國貴賓習近平總書記和彭麗媛女士。”△當天晚上的歡迎宴會。木蘭館是朝鮮接待國賓的主要場所之一。(央視記者馬超拍攝)當天晚上9點40分左右,習近平夫婦在金正恩夫婦陪同下,在平壤“五一”體育場觀看了朝鮮大型團體操和藝術演出。△“五一”體育場竣工於1989年5月1日,因而得名“五一”體育場。這裡是近年來朝鮮大型團體操的演出場地,能容納10萬餘人。(央視記者董海濤拍攝)當天晚上這臺演出是為習近平此訪專門精心製作的,共有數萬名朝鮮演員參加演出。△演出開始前打出的歡迎標語。△看臺中央擺有兩國國旗的地方是主席臺。△看臺群眾和標語。(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當天晚上的節目單封面。當天晚上的演出分“社會主義我們家園”“勝利的回聲”“為了更好的明天”“牢不可破的友誼”四個章節。朝鮮三大樂團,國立交響樂團、功勳合唱團、三池淵管弦樂團首次同臺獻藝。△演出開場,中朝兩國國旗在體育場內冉冉升起。△演出回顧了中朝兩國“用鮮血凝成的戰友之情”。△當晚,有來自朝鮮全國各地小學和幼兒園的1600多名少年兒童參加演出。△看臺背景表演者都是來自平壤市的高中生,共有約17490人。△當天的演出在以“朝中友誼萬古長青”為主題的大型歌舞表演中結束。(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演出結束的焰火表演。在當晚的演出現場,有一幅標語令人動容——“永不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英勇犧牲!”的確,這是用鮮血凝成的友誼。訪朝第二天,習近平夫婦參謁了這個地方在平壤牡丹峰西北側的山崗上,有一座由花崗岩和大理石砌成的友誼塔。對於中朝兩國人民來說,這是用鮮血凝成的戰友之情的見證。△友誼塔,塔身正面嵌有“友誼塔”三個朝文鍍金大字,每個字重達40公斤。塔頂有一個銅坯鍍金五角星,直徑1.5米,重500公斤。(央視記者董海濤拍攝)1959年10月25日,朝鮮人民為了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豐功偉績,建成了這座友誼塔。友誼塔所用的花崗岩和大理石總共1025塊,象徵1950年10月25日打響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槍。友誼塔建成的這一天,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9週年。△紀念碑兩側有描繪中朝友誼和中朝兩軍並肩戰鬥的浮雕。友誼塔正面有一塊重30噸的花崗岩,用朝文鐫刻著這樣的碑文:“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們!你們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同我們一起在這塊土地上打敗了共同的敵人。你們不朽的功勳和朝中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國際主義友誼,將在這塊繁榮的國土上永放光芒。”△紀念碑碑文在友誼塔內,有一個面積100平方米的紀念廳。在紀念廳中央的一塊大理石基座裡儲存著10本志願軍烈士的名冊。名冊上記載烈士共22700名,其中戰鬥英雄130名。紀念廳周圍的牆壁上還繪有反映志願軍入朝參戰、浴血戰鬥、戰後重建的三幅大型壁畫。在烈士名冊和巨幅繪畫中,有在中國婦孺皆知的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羅盛教等志願軍英烈。△紀念廳內景6月21日上午,習近平夫婦在金正恩夫婦陪同下參謁中朝友誼塔。2008年6月17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訪朝時也曾來到友誼塔並敬獻花圈。△6月21日當天,友誼塔格外莊重肅穆。(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這是當天習近平敬獻的花籃。(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習近平夫婦繞塔仔細觀看浮雕,在紀念廳中仔細翻閱烈士名冊原本,並觀看史詩壁畫。習近平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謁中朝友誼塔,一是緬懷先烈,重溫老一輩革命家並肩戰鬥的光榮歷史;二是勉勵後人,牢記並傳承中朝傳統友誼;三是昭示世人,彰顯中朝兩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金正恩說,朝鮮黨、政府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抵禦侵略過程中作出的英勇犧牲。迎賓館再次會談:習近平強調“三個堅定支援”6月21日中午,習近平在他下榻的錦繡山迎賓館會見金正恩。這也是繼前一天之後,兩位最高領導人再次在此會晤。《時政新聞眼》注意到,在中朝最高領導人短短15個月內的五次會晤當中,大多都是在兩三天時間裡一談再談,坦誠交流、深入溝通。△會見前,習近平和金正恩在錦繡山迎賓館湖邊散步交談。這是風景秀麗的錦繡山迎賓館湖邊。(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習近平在會見時說,訪問取得圓滿成功,鞏固了中朝傳統友誼,明確了中朝關係在新時期的發展方向,也向外界展示了中朝雙方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程序、實現地區長治久安的堅定意志。△這是當天舉行午宴的錦繡山迎賓館玫瑰園。(央視記者李錚拍攝)在會見中,習近平繼去年6月第三次會晤時提出“三個不會變”之後,表達了“三個堅定支援”。他說,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方都堅定支援朝鮮社會主義事業,堅定支援朝方實施新戰略路線,堅定支援朝方為政治解決半島問題、實現半島長治久安所作的努力。金正恩表示,當前朝中像一家人一樣,密切互動,友好合作。我願遵循老一輩領導人的崇高意志,同總書記同志一道,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承和發展朝中友好關係,續寫朝中友誼更加輝煌的未來。習近平結束訪朝金正恩機場送別當天下午,習近平結束對朝鮮的國事訪問離開平壤回國。離開前,習近平夫婦出席了金正恩夫婦在機場舉行的歡送儀式。△機場歡送儀式現場。(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歡送儀式送行人群。(央視記者馬亞陽拍攝)此次訪朝前,習近平在朝鮮《勞動新聞》頭版發表署名文章,成為近50年來首位在這個版面發表署名文章的外國領導人。在文章中,他引用《中朝友誼之歌》的歌詞:“我們有偉大的友誼,我們有共同的理想,把我們團結得無比堅強。”訪朝第一天,這份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在頭版頭條發表社論《熱烈歡迎兄弟的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文章說,“朝鮮人民為擁有中國人民這樣可靠而親密的朋友感到驕傲。”不忘初心,攜手前進,願中朝友誼萬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