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家羅振玉逝世
在80年前的今天,1940年6月19日(農曆1940年5月14日),中國語言學家羅振玉逝世。羅振玉,農學家、教育家、考古學家、金石學家、敦煌學家、目錄學家、校勘學家、古文字學家,中國現代農學的開拓者,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對中國科學、文化、學術又頗有貢獻,參與開拓中國的現代農學、儲存內閣大庫明清檔案、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與傳播、整理敦煌文卷、開展漢晉木簡的考究、倡導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達189種,校刊書籍642種。羅振玉,1866年8月8日出生於浙江上虞人,字式如、叔蘊、叔言,號雪堂,永豐鄉人,晚號貞松老人、松翁。15歲舉秀才。清光緒十六年(1890)在鄉間為塾師並著書。二十二年與蔣斧等在上海創立農學社,開辦農報館。二十四年創辦東文學社。二十六年應鄂督張之洞之邀,任湖北農務局總監兼農務學堂監督。二十八年任南洋公學虹口分校監督。次年入兩廣總辦岑春煊幕參議學務。三十年受江蘇巡撫端方委任,創辦江蘇師範學堂,任監督。三十二年入京任學部二等諮議官。宣統元年(1909)補參事官兼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農科監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與王國維等避居日本,潛心整理甲骨。1919年春回國,住天津,1921年,參與發起組織"敦煌經籍輯存會。1924年應清廢帝溥儀之召,入值南書房,與王國維檢點宮中器物。同年11月助溥儀逃入日本使館。1925年在日本使館的幫助下,將溥儀密送至天津。1928年遷居旅順。九一八事變後,參與策劃成立偽滿洲國,並任多種偽職。“九-一八”事變後又參予製造“滿洲國”的活動。1933年任“滿洲國”監察院院長。1937年6月退休。死前著有《殷墟書契前編》、《後編》、《殷墟書契考釋》和《流沙墜簡考釋》等。1940年6月19日(農曆五月十四),羅振玉病逝,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