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將軍與6.18宣言
在80年前的今天,1940年6月18日(農曆1940年5月13日),戴高樂呼籲法國人民抵抗德軍。不朽的遺照-面對法西斯侵略者的槍口法國抵抗組織成員露出嘲諷的微笑1940年6月18日。一個孤獨的聲音敦促法國人不要投降,不要與德國簽署停戰協定,這是夏爾一戴高樂將軍在倫敦英國廣潘公司發表的講話。他說:“我戴高樂將軍懇請已在或將要來到英國的法國官兵無論是否持有武器都加入我的隊伍,我懇請具有製造武器技術的技師和技術工人,與我通力合作。”他接著說:“無論出現什麼情況,法蘭西抗戰烽火決不會被撲滅,法蘭西抗戰的烽火不該也不會熄滅。”戴高樂將軍的講話,使他處於與法國新總理貝當元帥直接衝突的境地,戴高樂顯然是受到前總理保羅一雷諾的鼓勵才在電臺講這番話的。雷諾寧願辭去總理職務也不願與德國簽定停戰協定。戴高樂畢業於聖西爾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立了戰功,1940年早些時候晉升為准將並被雷諾任命為國防部次長。內奸遭人痛恨-一個法奸被脫掉褲子和鞋在巴黎市區遊街1940年6月18日,在英國BBC廣播公司,戴高樂神情嚴肅地坐在話筒前,用深沉的聲音、堅定的語調朗讀著著名的《告法國人民書》:“……現政府已經開始和敵人進行交涉,以便停止敵對行動。……但這是最終的結局嗎?我們的失敗是否已成定局而無法挽救了呢?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不!……法國失掉了一場戰鬥,但並沒有失掉正義的戰爭……法國抵抗的火焰不能熄滅,也絕不會熄滅……”這鏗鏘的戰鬥誓言如一道閃電劃破沉沉黑夜,透過籠罩法國的失敗主義陰霾,使法國人民精神為之振奮。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是一位軍事家、政治活動家、准將。他於1890年11月22日出生在法國拉里。他13歲立志從戎,18歲考入聖西爾軍事學校,1912年軍校畢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戴高樂多次負傷。在凡爾登戰役中,他被德軍俘虜,囚禁了2年零8個月,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才被釋放。獲釋後,他繼續在軍中服役。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氣勢洶洶的德國軍隊向西歐大陸席捲而來,令法國政界不少人悲觀失望。1940年6月14日,法國首都巴黎淪陷。16日晚,法國投降派人物貝當上臺,組織政府。鑑於國內政府已完全失去了抵抗外來侵略的能力,戴高樂毅然決定離開法國,奔赴英國發動救國運動,並於6月17日飛往倫敦。但是當天晚上,貝當政府就發表了對德投降的廣播講話。許多法國人聞聲悽然落淚。6月18日,戴高樂毅然走進BBC廣播電臺,從英國透過廣播,號召法國人民繼續進行反抗德國法西斯的鬥爭,並在倫敦發起“自由法國”運動,宣佈成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為了從軍事上有效地反對德國法西斯,戴高樂在英國著手組建“自由法國”武裝力量,並以司令的名義宣稱接受英國統帥部的統一指揮。這支“自由法國”部隊積極參加了在近東和非洲對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部隊作戰。1941年9月,蘇聯政府承認戴高樂為“世界各地自由法國人的領袖”。在戴高樂發表了《告人民書》以後,貝當政府對此很惱火,宣佈戴高樂不再是政府成員,指責戴高樂叛國,在第17軍區軍事法庭對戴高樂缺席判處死刑。戴高樂在祖國危急的歷史時期,在為爭取法蘭西的獨立和復興而進行的鬥爭中,表現了勇敢剛毅、堅韌不拔的精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法蘭西民族獨立的堅強戰士。他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匯入了世界人民反戰爭的偉大洪流中,並且英勇戰鬥,終於在1944年8月解放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