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跑道事件
2016年6月15日(農曆2016年5月11日),毒跑道事件。毒跑道事件2016年6月15日,記者一行來到保定、滄州等地調查,以洽談跑道工程為名義與一塑膠跑道施工工程隊負責人聯絡上,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要想掙到錢關鍵在於塑膠跑道的原料,一般都是廢輪胎、廢電纜打碎製成的,成本低。2016年6月17日,記者再次來到滄州,施工單位負責人帶記者來到距離市區20公里的地方,馬路兩旁都是散發臭氣的橡膠垃圾,氣味刺鼻。廢輪胎、廢電纜等一些橡膠廢品堆積成山,而這些橡膠垃圾被打成黑顆粒,這些黑色顆粒就是塑膠跑道的主要材料。這種大量使用在校園內透氣型塑膠跑道的主要原料——黑色塑膠顆粒,在沒有生產廠家、使用說明、質量檢驗的情況下,堂而皇之的走進校園。曝光畫面毒跑道是指在校園操場改造中出現的塑膠跑道中含有毒成分的現象。北京、蘇州、無錫、南京、常州、深圳、上海、河北等地從2014年開始,多地學校發生“異味跑道、異味操場”的現象,有的造成學生流鼻血、過敏、頭暈、噁心等症狀。毒跑道事件受到廣泛的關注,引發了對公共健康的持續關注,新華網、中央電視臺等均持續關注,在2016年成為熱點事件。毒跑道,引起家長高度關注,要求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