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6月9日發生的大事件

張之洞遭破壞遺骸再度出土

2007年6月9日(農曆2007年4月24日),張之洞遭破壞遺骸再度出土。張之洞遺骸1966年秋,清末重臣張之洞在文革中被暴屍荒野,遺骨不知所蹤;41年後,這位頗具影響的歷史名人遺骨終於於2007年6月9日被找到。目前,張之洞遺骨暫存於南皮縣烈士陵園,待今年10月4日張之洞忌日重建墳墓時再行歸葬。張之洞(1873年—1909年)祖籍直隸(今河北)南皮縣雙廟村,是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死後歸葬故鄉。1966年農曆9月26日,紅衛兵和造反派帶著鐵鎬、鐵釺等工具,將張之洞墳墓掘開,使張之洞及同葬的王、石、唐三夫人屍體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數十天後張之洞遺骨不知去向。今年春天,張之洞研究會會長邢家訓幾經周折,終於打聽到當年收殮埋葬遺骨的是南皮縣南關村村民張執信。張執信說,1966年秋,他和村民們去地裡分棉花柴,有膽小的婦女提出讓他把異味撲鼻的張之洞遺骨弄走,他便冒著被批鬥的危險,和一位王姓老人把兩具屍骨拽到墳地的大坑裡,偷偷將張之洞屍體和西側一位夫人屍體用土掩埋起來。今年6月初,等張之洞墓地附近的小麥收割完畢,邢家訓等人僱來挖土機,來到現場,按照張執信所指的大概位置開始挖掘尋找。9日早晨,人們終於發現了兩具遺骨(如圖)。遺骨並列而臥,頭北面上,男左女右,與張執信所說相吻合。為了驗證其真實性,張之洞研究會工作人員仔細測量了遺骨的身高、手指長度等。經查證文獻檔案,與歷史記載相吻合。又因張之洞墓至今附近方圓幾十米內沒有其他墳墓,研究會基本肯定是張之洞遺骨。張氏族人張厚謙親自動手敬骨,縣民政局訂做了棺木。目前,張之洞和夫人遺骨被護送安置在烈士陵園,將待進一步科學鑑定後,祭奠重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