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素珠辱罵中國老榮民事件
2016年6月9日(農曆2016年5月5日),洪素珠辱罵中國老榮民事件。資料圖2016年6月9日,洪素珠釋出宣稱“採訪”實為辱罵外省老榮民的影片,影片顯示,洪素珠在高雄228公園內飆罵一名手拿助行器的老榮民,甚至稱對方“不要臉!中國難民”。影片上傳後引發不分藍綠的全臺輿論撻伐。“洪素珠之亂”折射族群撕裂洪素珠在影片中以極端言辭辱罵老榮民,此一事件被臺灣媒體稱為“洪素珠之亂”。對這起事件最早發聲譴責的,是國民黨,其黨主席洪秀柱先是於6月10日深夜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文,譴責洪素珠撕裂族群的仇恨言論。11日一早,她又南下高雄,探視影片中被語言暴力攻擊的兩位老榮民。洪秀柱認為,臺灣社會不應該再繼續仇恨分化,國民黨將在“立法”機構提案“反族群歧視法”,為了下一代、為了臺灣的未來,整個社會都該有將仇恨放下的認知。除了政治人物站出來譴責,臺灣媒體界、演藝圈的公眾人物也紛紛怒批洪素珠。藝人小S在“臉書”寫道:自己的爺爺奶奶都從大陸過來,為了養育小孩辛苦了一輩子,對臺灣這片土地的熱愛並不輸給任何人。她並透露爺爺有很多朋友,一樣也從大陸漂洋過海到這裡生存,但這輩子就孤單一人待在臺灣,沒有家人的陪伴,自然會感到空虛、思念家鄉。小S強調,像爺爺奶奶這輩的人一生都奉公守法,卻被這段“蠻橫的假採訪真汙辱”傷害,質疑對方是否失去最初的理念,文末更怒斥洪素珠“你真的很令人髮指!”而處於風暴中心的洪素珠,住宅也一度被“蛋洗”。據瞭解,11日清晨5時許,兩名年輕人來到洪素珠家門口丟雞蛋洩憤,當天下午又有兩人朝著洪素珠住宅嗆聲,用雨傘戳門表示要“討公道”,大喊“有本事罵老先生,沒本事出來,給我出來面對!”洪素珠言辭極端。臺司法界人士表示,在眾人可共同見聞的場合,以非事實的不雅言語進行精神上的損害或汙辱,已涉及公然侮辱。將影片上傳網路給不特定人群觀看,也構成公然侮辱。事發後,高雄地檢署介入調查,並派員瞭解實際情況,詢問受辱老榮民是否要行使其法律上提出“刑事告訴”的合法權利,以保障法定權益。但兩人都表示不願提告。臺行政機構也表示,支援高雄市警察局瞭解洪素珠的行為,依法執法,以確保民眾的尊嚴與安全。榮民群體命運受關注無辜被捲入“洪素珠之亂”的老榮民周富文(周富文是一等士官長退役,廣東梅縣人,曾參與古寧頭戰役。)與彭子珂都已風燭殘年。他們年輕時來到臺灣,之後都在臺灣生活。周富文表示,“自己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一代,雖然受了委屈,但不會計較,會堅強面對。”但講到難過處,他還是忍不住掉下眼淚。彭子珂則表示,遇到那樣的事心裡難過,但不敢跟孩子們說,直到影片在網路上流傳開來。雖然選擇放下、不計較,但彭子珂也希望洪素珠能懸崖勒馬,不要再犯。洪秀柱探訪遭辱罵的老榮民周富文兩位老榮民與洪素珠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受到臺灣輿論的高度褒揚。正如周富文所言,老榮民在臺灣人數不多,但卻從抗戰、內戰一路走來,懂得“臺獨”的極大危害,深知兩岸和平的珍貴。一般來說,臺灣語境中的“榮民”多指曾參與抗日戰爭或國共內戰,後隨國民黨遷臺的外省籍退伍軍人。臺當局“退輔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作為榮民的服務管理機構,依據相關資格認定核發“榮民證”。跟隨國民黨來臺計程車兵約有60萬,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不斷凋零,如今已十不存一。依照臺灣官方表述,榮民在一般印象是臺灣社會中特殊的一群,其實他們大部分也是樸實的農民,來臺的時候家無恆產,早年的待遇相當微薄。因年齡或其他原因,陸續有人離開了軍隊,拿著少量退伍金進入了社會。另外一批人在臺灣當局的安排下投入了臺灣中部橫貫公路、東部地區開發等工程,他們生活在臺灣各地角落,為臺灣這塊土地默默努力奉獻,甚至付出生命代價,處處留下他們為這塊土地奮鬥過的足跡。就連臺北101大樓的建設,也有榮民群體參與其中。其中不少老榮民更是終生未娶,只能在“榮民之家”度過餘生,最終埋骨臺灣。從臺灣社會發展角度而言,這群榮民是有所貢獻的。但榮民群體的實際地位,卻一直處於臺灣社會的底層。洪素珠何人也?高雄女子,自稱“公民記者”,因辱罵中國老榮民,而被海峽兩岸廣泛關注譴責。什麼是老榮民?臺灣有一個特殊的人群:老榮民。他們是1949年前後隨蔣氏政權到臺的軍人。他們是命運悲慘的一群,原以為“三年反攻”即可與母親、與新婚的妻子團聚,卻在40年的漫長等待中骨肉離散;他們身在軍營不準婚配,從軍半生後難以成家,不少人孤老終身;他們退伍後在臺灣開路造橋墾荒,卻因為文化不高、口音南腔北調而難以融入社會;他們少小抵臺為臺灣奉獻一生,卻被社會歧視、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