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務員凍薪一年
在21年前的今天,1999年6月8日(農曆1999年4月25日),香港公務員凍薪一年。自上世紀70年代,港英總督麥理浩推行所謂“高薪養廉”政策以來,公務員就成為香港人眼中的“鐵飯碗”:不僅收入比外界要高,而且絕少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薪水按年資逐年遞增。社會上對此十分眼饞,許多人一邊爭奪公職空缺,一邊斥責公務員待遇過於優厚。但是,公務員也有“凍薪”(暫停漲薪)的一天,這倒有些出人意料。1999年6月8日,香港政府決定凍結公務員薪酬一年。月薪九千聘清潔工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樓市氣勢如虹,彷彿只升不跌。許多民眾熱切地投機房產,當時一個普通的中小型住宅,輕易就被炒到兩三百萬港元。然而不久,席捲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登陸香港。一時間樓市出現退訂潮,新樓盤則割價求售,個別公司如八佰伴百貨、正達證券和百富勤證券相繼倒閉。做生意的日子不好過,打工仔的生活也不言而喻。據統計,香港失業率自風暴前的2.2%低點,迅速攀升至兩年後的6.5%歷史新高。也就是說,足足多了14萬人,與原來的7萬名失業者在勞工市場上爭奪“飯碗”。尚幸保住職位的僱員也受影響,1996年以前員工每年加薪一成是常事,但現在絕大部分公司下令員工“凍薪”,並開始流行把“年終雙糧”改為按業績來釐定的“花紅”制度。而就在各個公司裁減人手、重組架構之後,留下來的員工忙得要命,正常上班時間從朝九晚五延長到朝九晚六,加班工作更是等閒,而且還不能指望加班費。無數打工仔每天要工作10多個小時,中環的商業大廈直到夜間仍燈火通明。用香港人自己的話來解釋,反正這是一個“人搵工”而不是“工搵人”的年代,僱主不愁沒有選擇。其中受損最重的是大學應屆畢業生,不少人淪為“雙失青年”(失學失業青年),就算僥倖獲取職位者,亦不再是月入過萬的“天之驕子”。相比起師兄師姐,他們入職的薪金被大幅砍掉兩三成。這種情形到後來越發惡劣,一樣的才幹,薪水只能拿到師兄師姐們的五到七折,不少人甚至要“紆尊降貴”,去跟中學生爭搶飯碗。然而,就在大家都為生存環境惡化而艱難支撐時,公務員的薪酬卻沒受到太大影響。公務員的薪水與市場比較本就“高人一等”,而政府按照薪酬架構標準招聘新公僕時,也是用同樣高出一截的薪水來聘任。如此一來,薪酬水平跟公務員掛鉤的香港大學,曾計劃以月薪9000多元聘請一名清潔工人,而這比剛畢業的大學生掙得還要多!訊息傳出之後,各方譁然。公務員工資佔財政支出六成多香港金融風暴後,各行各業的薪酬莫不受壓,唯有公務員不受影響。香港民眾視其為當下唯一“優差”,在他們看來,“衙門”內人人捧著“鐵飯碗”,不用害怕突然被老闆炒掉,退休後還能每月領取退休金,直到老死。對此,公務員也曾反駁稱,經濟騰飛時,他們晉升的機會比外界少,薪酬也比不上私人公司……不管誰是誰非,香港公務員薪酬觸發了社會激烈討論。而一向喜歡大呼“狼來了”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也趁機有所行動。他在香港經濟還未達到最惡劣境地時,就大力推行“資源增值計劃”,即仿效私企增加下屬工作量,藉以省下每年數十億元的開支。1999年3月,香港政府開始施行公務員體制改革,曾蔭權在當年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宣佈暫時凍結1999至2000年的公務員薪酬。這一行為立即激起了公務員群體的不滿,5月,香港連續幾個星期發生上萬公務員大遊行,反對政府的改革措施。他們聲稱,暫且不提政府推行部門公司化等舉措是否合理,單是其凍結薪酬、削減福利和津貼的做法,就明顯言而無信、讓人齒冷……由於此時香港政府出現了財政赤字的跡象,而公務員薪酬及福利就佔了財政支出的六成以上,再加上普通民眾對於目前的“貧富不均”頗感不滿,社會上民怨四起。因此公務員改革雖然爭議較大,卻又不得不推行。6月8日,香港政府決定凍結公務員薪酬一年。4位公務員評議會的職方代表見事情不可更改,大方表示接受政府安排,以與市民共度時艱。其實這時公務員對形勢還抱有極大希望,公務員事務局首席助理局長閻瑞華強調,“目前凍薪是因為經濟低迷,是非常特殊情況,下年度政府會根據一貫的機制檢討薪酬”;而香港第一標準薪級評議會主席陳長義則敦促政府,應考慮在次年經濟好轉後,追補中級公務員原有薪酬的0.84%加幅。“薪酬應再凍結一年”當香港經濟處於衰退之時,全世界正在憧憬著“新經濟”的美好前景。香港特首董建華也把希望押在了眾人追捧的科技行業之上,開始大力籌建“數碼港”。然而就在跨世紀之際,李嘉誠旗下的和黃集團以1000多億元的高價賣掉英國流動電話網路Orange,之後香港人的神經被再次挑動了:他們忘掉了不久前地產泡沫的慘痛經歷,亦無視本地科技研發的實際,大夥兒爭相嚷著要搞科技、設網站,並乘機上市撈錢。可惜不到一個月,美國科網熱宣告幻滅,香港也再次墜入經濟蕭條的深淵。短短數年之間,人們就經歷了兩次泡沫破裂,悲觀絕望籠罩了全城。更加糟糕的是,此時政府財政赤字也越發明顯。政府為了縮減開支,不得不再次向“公僕”薪酬動刀。2000年5月,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林煥光宣佈,“經考慮過所有有關因素,我們認為公務員薪酬應再凍結一年”。公務員對此反應激烈,事實上由於經濟惡劣,一眾“公僕”不免會有失業減薪的恐懼,他們害怕因為改革打破“鐵飯碗”,自己再難找到薪酬相若的工作。同年7月9日,上萬名公務員在下午4點從中區遮打花園出發,沿途手持標語、高喊口號,遊行到政府總部。他們到達政府總部後,宣讀請願信,要求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以一人一信的方式,對所有公務員做出回應,恢復公務員的信心。這次抗議聲勢浩大,讓香港特首董建華頗有些“騎虎難下”。就在激烈的抗議聲中,董建華的公務員改革只是輕敲了幾下“鐵飯碗”,終未能下去“重手”。由於兩次遭遇經濟泡沫,香港政府最後迫於財政壓力,決定於2000年起實施“強積金”計劃,並降低公務員起薪、縮減公務員隊伍,但其薪酬偏高的問題至今仍未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