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卡第一人寒春逝世
2010年6月8日(農曆2010年4月26日),中國籍美國物理學家寒春逝世。寒春2010年6月8日,首位取得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士,有"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國際友人"之稱的美國物理學家——寒春,逝世。寒春,女,英文名JoanHinton,瓊·辛頓,(1921年10月20日--2010年6月8日)美國核物理學家、共產主義革命者、國際主義戰士。1921年10月20日生於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是曼哈頓計劃中少數的女科學家之一,在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武器試驗室做費米的助手。1948年來到中國延安,為中國農業機械化貢獻力量,並與丈夫美國人陽早在延安結婚。新中國成立後寒春並未參與中國的核武器研製計劃。她長期居住在中國,是最早獲得在華居住權(即中國綠卡)的外國人士。她和她的丈夫陽早、哥哥韓丁均被稱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國際友人"。延伸閱讀:美國科學家寒春在中國養牛60年延伸閱讀:美國科學家寒春在中國養牛60年中國籍美國物理學家寒春作為中國綠卡第一人,當被問起為何不加入中國國籍時,寒春說,我熱愛的不是中國,而是中國革命。美國科學家中國養牛60年回顧我所走過的路,從小學到研究所的生活,不能說不幸福。但相比站在人民之中,與大家一起改造整個社會,用雙手建立一個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美好而富有的新國家,原來的那種幸福觀是多麼狹隘啊。有的人改造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但這種建築在大多數人痛苦之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它終究會被歷史所消滅。———寒春離開美國,來華找“小米加步槍”的力量來到中國以後,寒春和陽早喜歡唱“掉下一個原子彈,我當他是個大西瓜”。他們的美國式普通話裡,帶著一股濃郁的陝北口音。研究原子彈,是寒春的老本行。她是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是曼哈頓計劃中少數女科學家之一,在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武器試驗室做物理學家費米的學生。寒春陽早的朋友張耀祖回憶,2000年左右,有一次清華大學核物理專業的一個班到小王莊奶牛場造訪寒春,有一個學生不無遺憾的問她,當年你和楊振寧在一個實驗室,他成為世界級的物理學家,你卻離開那裡,到中國養牛,你怎麼評價你的一生?寒春馬上回答說,原子彈是殺人的,牛是有利於人類健康的。從科學性上講牛的生物體比核武器還要複雜。“她跟楊振寧談過要離開。他們都不支援她,但是他們理解。”寒春的長子陽和平說。而寒春要離開實驗室,離開美國,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讓寒春心靈震動很大。陽和平說,當母親發現她參與的核武器研究,變成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她覺得那條路走不下去了。她說,“那是日本人的血和骨。”要麼出賣心靈,要麼離開。同時,受美國記者斯諾的《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影響,寒春很想了解小米加步槍到底是個什麼力量。牽手陽早,一個愛養牛一個愛研究1948年3月,經宋慶齡安排,寒春來到中國,1949年到達延安從事農牧業技術工作———奶牛飼養和農具革新等。在延安的一個窯洞裡,寒春與同來自美國的陽早(歐文·恩格斯特)舉行了婚禮。陽和平說,如果不是兩人共同的共產主義信仰,同樣崇拜毛澤東,寒春陽早是很難走到一塊兒的。寒春來自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知識分子家庭,而陽早是農民的兒子。兩個階級的家庭,門不當戶不對。1949年,寒春陽早趕著83頭荷蘭奶牛從延安來到位於陝北和內蒙古交界的三邊牧場,對牛進行改良。那裡連道路都沒有,往來交通全靠毛驢。因為地方偏僻,在毛澤東宣佈新中國成立20天后,寒春才知道訊息。1955年,他們又帶著1000頭奶牛,落戶草灘農場。一待就是11年。“我爸就是特別喜歡養牛,對牛特別感興趣,一離開牛他都不知道要幹什麼了。我媽就喜研究科學的東西,所以牛場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她就投身進去鑽研,很有成就感。他們倆配合得非常好。他們是最幸福的人,他們有說不完的話。”陽和平說。落腳陝北,寒酸生活不願離開生產陽和平說,在陝北的十幾年,是父母親最幸福的時候。“參加生產建設時,當時有很多批評與自我批評什麼的,她特別懷念這個時候。”草灘農場的老職工們說,那時候,條件很艱苦,心情很愉快,大家一門心思幹社會主義。寒春陽早夫婦倆總是騎腳踏車上下班,在車間牛棚跟工人一塊兒幹活。有高官看到了,說一家美國人在陝北過的挺寒酸的,“老想把他們調到北京,問他們,他們老不願意,不願意離開生產。”陽和平說,1965年,他們不得已來到北京。安排陽早在電影發行公司,寒春在對外聯絡委員會,都是搞文化。當時,寒春陽早特別強調不能住到友誼賓館,那裡全是外國專家。結果人家把她安排到更高階的新橋飯店,“氣死她了”。陽和平說,當時弟弟妹妹上學要到崇文小學,不能到街區小學。到學校還要車接送。每週末才能回來,搞的寒春的女兒精神失常了。住不下去了,後來終於搬到望京那邊的農村。“回到生產上去了。我弟弟妹妹又恢復了原樣”。在北京,寒春陽早夫婦仍然過得非常艱苦樸素。中國農機院院長陳志說,寒春夫婦倆一直住平房,局裡專門買了比較好的房子,他們不去住。後來房子返潮厲害,做了好幾年工作,他們才同意把平房重新整理了一下。北京農場局老局長邢春華回憶,寒春畫圖的板是用磚頭建的,一直說能用就行。家裡那個床單,中間部位壞的快,就把它絞開,床單兩邊的壞的慢,就把那兩邊的布剪下來鋪在中間。原機械工業部原部長何光遠第一次見到寒春一家的住房,覺得太寒磣了。沙發彈簧都出來了。“我說給你換一換,她說我感覺蠻好。”性格多面,曾是奧林匹克滑雪選手寒春性格耿直,有時會很倔強。她是個多面手。陽和平回憶,寒春除了喜歡核物理以外,還喜歡拉小提琴、吹笛子、畫畫、野外生活,但是由於她是知識分子出身,她對婦女傳統行業比如做飯、洗衣服一竅不通。“她還是奧林匹克滑雪選手,1939冬奧會沒取消她就是美國的選手了。”陽和平說。她很喜歡動物,上小學初中的時候,還會騎著馬去上學。到中國養牛後,聽說草灘農場要開發建設,她首先問的就是“牛吃什麼……”農機院原黨委書記李維民曾是寒春陽早的助手。他回憶,有一次寒春陽早跟他說,“在延安每星期都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會,老李,你們農機院的黨員敢批評你嗎?你敢跟部長提意見嗎?她說我們在西安的時候,幹部群眾打成一片。”張耀祖1997年在北大讀研二,那時,寒春陽早都是70多歲的老人了。第一次見他們,喊陽老,寒老,結果他們回敬他叫張老,迫使他最後不得不改口叫老寒老陽。張耀祖後來才知道,農場工人都對他們直呼其名。有一年過春節,張耀祖想送他們點禮物,想來想去,送她一箱可口可樂,因為他們是美國人。“送過去後,他們也沒說什麼,過了兩週我過去一看怎麼沒喝呢?他們的女兒說你把帝國主義扛到了我們家。”不搞特權,寫大字報要求取消特殊化寒春陽早夫婦,與三個孩子,在家裡經常開家庭會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批評父母,我父親脾氣暴躁,他打我們屁股我們就批評他,他虛心接受堅決不改。”陽和平說,父親也批評母親。“我媽比較主觀。工作需要就要幹,不夠通情達理。”寒春對陽早也有意見。陽早有點大男子主義,比如干什麼都是“陽早夫婦”,寒春就特別反感。陽早在困難時期看到工人家裡困難,把家裡的布票鞋票給別人,寒春就特別生氣,說你挺慷慨的,家裡孩子怎麼辦?後來又向場領導要了些回來。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寒春一度感覺自己是被包裝起來了,外國人有外國人的圈子,她進出農場還得有許可證。1966年8月29日,他們聯合另外兩個外國專家,寫了著名的大字報《為什麼在世界革命心臟工作的外國人被推上了修正主義道路?》其中寫道:“這種待遇是什麼思想支配的?這是赫魯曉夫的思想,是修正主義的思想,是剝削階級的思想!”他們要求,生活待遇要和同級的中國工作人員一樣,取消特殊化。這張大字報很快得到了毛澤東的批示,並迅速起到了效果,“把他們高興死了”,陽和平說,寒春作為參加造反派去參加運動,能開會,又跟大家在一起了,覺得就是解放了,不再是個人奮鬥的小圈子。“文化大革命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