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6月7日發生的大事件

哥德巴赫猜想提出

在278年前的今天,1742年6月7日(農曆1742年5月5日),哥德巴赫猜想提出。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猜想提出。在1742年給尤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因現今數學界已經不使用“1也是素數”這個約定,原初猜想的現代陳述為:任一大於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尤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價版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今日常見的猜想陳述為尤拉的版本。把命題"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a個的數與另一個素因子不超過b個的數之和"記作"a b"。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1 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二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這個問題是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於1742年6月7日在給大數學家尤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稱作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Conjecture)。陳景潤:世界第一位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哥德巴赫(GoldbachC.,1690.3.18~1764.11.20)是德國數學家;出生于格奧尼格斯別爾格(現名加里寧城);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學習;原學法學,由於在歐洲各國訪問期間結識了貝努利家族,所以對數學研究產生了興趣;曾擔任中學教師。1725年到俄國,同年被選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25年~1740年擔任彼得堡科學院會議秘書;1742年移居莫斯科,並在俄國外交部任職。當年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中國人知道了陳景潤和哥德巴赫猜想。那麼,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呢?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猜想:■1.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奇素數之和;■2.每個不小於9的奇數都是三個奇素數之和。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66年證明:任何充份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後者可表示為兩個質數的乘積。”通常這個結果表示為1 2。這是目前這個問題的最佳結果。一個最大偉大的猜想之一,多少人為之殫精竭慮,奉獻一生!值得我們驕傲的是,這一猜想為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所攻克。“a b”問題的推進1920年,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9”。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7”。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6”。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了“5 7”,“4 9”,“3 15”和“2 366”。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5 5”。1940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4 4”。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3 4”。稍後證明了“3 3”和“2 3”。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證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 5”,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 4”。1965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維諾格拉多夫,及義大利的朋比利證明了“1 3”。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