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在53年前的今天,1967年6月5日(農曆1967年4月28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軍隊迫近蘇伊士運河以色列在美國支援下,於1948年、1956年兩次對阿拉伯國家進行侵略戰爭。1967年6月5日上午以色列再次向埃及發動全面侵略,對埃及進行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襲擊。第三次中東戰爭全面爆發。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部5日發表的公報說,以色列飛機對靠近以色列邊境的西奈半島和蘇伊士運河地區的埃及機場以及開羅附近的阿聯空軍基地發動了襲擊,在蒂朗海峽的沙姆沙伊赫也遭到以色列飛機的轟炸,此外,以色列部隊也向整個埃及邊境發動全面進攻。以色列在向埃及發動侵略的同時,對其他阿拉伯國家也發起進攻。面對以色列的武裝進攻,阿拉伯人民奮起抗擊。埃及空軍和高射炮部隊擊落了以色列一批入侵飛機。敘利亞空軍在襲擊了大馬士革國際機場的以色列飛機後,又轟炸了以色列北部的機場、軍事設施和部隊集結點,並轟炸了海港的油庫。約旦5日在以色列飛機襲擊首都安曼後,立即向以色列宣戰,約旦部隊炮轟了以色列境內的軍事據點。黎巴嫩部隊5日向以色列的南部邊境增援。科威特在獲悉以色列發動侵略後,立即向以色列宣戰。阿爾及利亞的支援部隊也開往埃及。阿爾及利亞空軍的40多架戰鬥機也到達前線。摩洛哥國王哈桑5日下令部隊立即開赴中東同以色列作戰。蘇丹在同一天向以色列宣戰。沙特內閣5日在舉行緊急會議後,宣佈將參加反對以色列的戰鬥。6月6日,埃及、敘利亞、阿爾及利亞三國政府分別發表宣告,認為美英參與了以色列的武裝行動,宣佈同他們斷絕外交關係。6月6日蘇聯駐聯合國代表費德林和美國代表戈德堡在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透過了一項決議,要求中東各有關方面“立即實現停火”。敘利亞代表認為這項停火決議是“承認以色列所造成的現狀”。伊拉克外長說決議是“向以色列投降”。此外蘇丹、阿爾及利亞、科威特、沙特等國政府分別發表宣告,拒絕接受停火決議。6月8日、9日,埃及和敘利亞又相繼宣佈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的停火決議。8日埃及駐聯合國代表奉政府的指示,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並交給他一封信,信中說埃及政府已決定在對方同意停火的條件下接受安理會的停火呼籲,此後,敘利亞、約旦等國也宣佈接受停火。這次戰爭共進行六日,故又稱“六日戰爭”。這次戰爭中,以色列共侵佔65,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使50萬阿拉伯人民淪為難民。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區被以軍佔領埃及軍隊全線潰敗埃及軍隊全線潰敗埃及的薩姆-2地對空導彈使以軍在西奈戰役中大出風頭的法國“幻影-3”型戰鬥機以色列國防部長達揚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蘇伊士運河畔的坎託瓦城以色列軍隊迫近蘇伊士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