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之一許光達逝世
在51年前的今天,1969年6月3日(農曆1969年4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之一許光達逝世。許光達許光達(1908.11.19~1969.06.03),軍事家。原名許德華,1908年11月19日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東山市蘿蔔衝。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入黃埔軍校第5期學習。1927年5月編入中央獨立師,參加了武漢衛戍司令葉挺將軍領導的反擊軍閥夏鬥寅叛軍的作戰。8月,在江西寧都加入南昌起義部隊。1929年10月,被中共中央派往洪湖革命根據地,1930年2月,參與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先後任軍參謀長,第17師政治委員和師長等職。參與開闢了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多次率部參加反"圍剿"作戰。1932年春身負重傷,後赴蘇聯治療。在蘇聯期間,曾入國際列寧學院和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歷任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教育長、第三分校校長,。1941年1月,任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衛戍司令。後任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兼晉綏軍區第2軍分割槽司令員。解放戰爭初期,任晉綏軍區第3縱隊司令員。1947年8月,率3縱隊西渡黃河,參加了沙家店、延(川)清(澗)、宜川等戰役,1949年7月任第2兵團司令員,在圍殲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主力的扶眉戰役中,率部迂迴敵後,斷敵退路,為保證戰役全勝起了重要作用。繼而揮師西進,攻破蘭州南山敵軍主陣地,搶佔黃河大橋,與第19兵團全殲城中守敵,解放蘭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命組建裝甲兵。1950年6月,任裝甲兵司令員,領導組建了裝甲兵的機關、部隊、院校、基地和科研機構。曾先後兼任坦克學校校長和裝甲兵學院院長。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6年,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1959年9月任國防部副部長。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著有《戰術發展的基本因素》(1939)、《論新戰術》(1940),《許光達論裝甲兵建設》(1985)。圖為許光達的軍校畢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