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6月1日發生的大事件

俄羅斯方塊誕生

在36年前的今天,1984年6月1日(農曆1984年5月2日),俄羅斯方塊誕生回顧。俄羅斯方塊(Tetris,俄文:Тетрис)是一款風靡全球的電視遊戲機和掌上游戲機遊戲,它由俄羅斯人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發明,故得此名。俄羅斯方塊的基本規則是移動、旋轉和擺放遊戲自動輸出的各種方塊,使之排列成完整的一行或多行並且消除得分。由於上手簡單、老少皆宜,從而家喻戶曉,風靡世界。由於俄羅斯方塊具有的數學性、動態性與知名度,也經常拿來作為遊戲程式設計的練習題材。俄羅斯方塊曾經造成的轟動與造成的經濟價值可以說是遊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看似簡單但卻變化無窮,令人上癮。相信大多數使用者都還記得為它痴迷得茶不思飯不想的那個俄羅斯方塊時代。俄羅斯方塊上手極其簡單,但是要熟練地掌握其中的操作與擺放技巧,難度卻不低。作為家喻戶曉老少皆宜的大眾遊戲,其普及程度可以說是史上任何一款遊戲都無法相比的。小方塊的魅力經久不衰。截至2009年,俄羅斯方塊發售了1.25億份,受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玩家喜愛,有超過50種語言的版本,執行在幾十種遊戲平臺上,從掌機、街機、個人電腦,到手機和PDA。羅傑斯說,移動裝置已經成為俄羅斯方塊新的主要平臺,該領域的發售量已超過7500萬份,並且還在快速增長。在俄羅斯方塊網路版的北美和歐洲官方網站上,每天超過100萬人次玩這個遊戲。誰知道這麼優秀的娛樂工具,出自哪位神人之手呢?顧名思義,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АлексейПажитнов英文:AlexeyPazhitnov)。俄羅斯方塊俄羅斯方塊原名是俄語Тетрис(英語是Tetris),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語tetra,意思是“四”,而遊戲的作者最喜歡網球(tennis)。於是,他把兩個詞tetra和tennis合而為一,命名為Tetris,這也就是俄羅斯方塊名字的由來。歷程回顧:八十年代初,我在前蘇聯科學院的計算機實驗室裡研究人工智慧。這是當時為數不多的能與外界溝通的蘇聯機構之一,所以人們偶爾會給我們送來新的硬體。我們會透過編寫簡單的程式來評估這些硬體的效能,這也成了我開發遊戲的藉口。我從小就喜歡拼圖遊戲,尤其是五格拼板。當年只要一盧布就能在莫斯科的玩具店裡買到三套這種幾何圖形遊戲。1984年6月,我突然想到,或許也可以利用同樣的理念開發一款電腦遊戲。但是讓12個五格拼板隨時旋轉有些太過複雜,所以我採用了四格拼板的模式。共有7種方塊。另外,我最初編寫《俄羅斯方塊》時使用的Electronika60電腦沒有合適的圖形,只有一個能顯示文字的顯示器,所以我使用字母來組合出這些方塊。接下來,我設計出了這些方塊的操作方式:選擇方塊、翻轉方塊、旋轉方塊。但整個螢幕只要20秒就填滿了。而且一旦你填滿了一行,這一行就算死掉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把它一直留在螢幕上呢?所以每填滿一行,我都讓相應的那一行自動消失,這成了整個遊戲的關鍵。我當時是個很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我花了大約三個星期才在螢幕上實現了這種效果。我當時假裝在除錯自己的程式,但實際上,我已經玩上癮了。其他人上手以後也紛紛上癮。這款遊戲很抽象,這正是它的品質所在。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了。我不知道怎麼推廣它。我擔心推廣這款遊戲會給我帶來麻煩,但PC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走私到了匈牙利,而西方企業也開始生產未經授權的版本。隨後,體制改革開始了,所以我把這款遊戲10年的版權授予了政府。這也成為了蘇聯對外出口的首批軟體之一。美國SpectrumHoloByte公司負責開發了《俄羅斯方塊》的一個早期版本,該公司也對這款遊戲的推廣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我認為這些套娃和教堂有些俗氣,但對銷量的確起到了幫助。他們選擇了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民歌《賣貨郎》為主題曲。任天堂後來又加入了《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這讓我頗感尷尬:全世界所有的孩子聽到這種音樂時,都會高呼:“俄羅斯方塊!俄羅斯方塊!”這對俄羅斯文化並非好事。我起初並沒有賺太多錢,但我很高興,因為我主要還是希望看到人們喜歡我的遊戲。《俄羅斯方塊》對於打破普通人坐在電腦面前時的壓抑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於習慣了紙和筆的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是一種可怕的東西。但如此簡單而美好的東西出現在群螢幕上,卻打破了這種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