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阿曼建交
在42年前的今天,1978年5月25日(農曆1978年4月19日),我國與阿曼蘇丹國建立外交關係。馬斯喀特大清真寺,位於首都的馬斯喀特大清真寺,是阿曼最大的清真寺。阿曼全稱阿曼蘇丹國。意為“寧靜的土地”。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部,波斯灣入海處。面積31.2萬平方公里。人口2017591人(1993年12月公佈),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馬斯喀特。資源有石油、天然氣、銅、鉻、金、銀等。近幾年,強調“國民收入多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600美元(1994)。80%以上人口從事農牧業。農業不發達,糧食主要靠進口。產椰棗、小麥、玉米、香蕉等。漁業資源豐富。以傳統手工業著稱,工業有煉油、鍊銅、水泥、食品、魚、椰棗加工等。主要出口石油,還有少量椰棗、乾魚;進口機械和運輸裝置、食品及工業製成品等。無鐵路,公路總長23847公里。有馬斯喀特、卡布斯等港口。古稱阿曼為馬肯。1624年建立亞里巴王朝,其勢力曾擴張到東非部分海岸和桑給巴爾島。18世紀中葉建立賽義德王朝統治阿曼至今。1507年起,先後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國入侵。1967年成立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8月9日改國名為現名。11月18日為國慶日(卡布斯生日,始自即位之年)。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1978年5月25日同中國建交。工藝品,櫥窗中擺放著各式阿曼特色工藝品,色澤豔麗,造型奇特。海洋光輝號遊艇客房,切蒂馬斯喀特酒店的客房裝飾椰棗,阿曼當地的特產——椰棗漁業天然氣區,工業以石油開採為主,近年來大力開發天然氣專案。油、氣是阿的支柱產業。蘇丹與查爾斯2010年11月25日,英國伊利莎白女王前往阿曼進行訪問。2013年3月16日,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在蘇丹宮殿會見了英國查爾斯王子。駱駝是沙漠為主的阿曼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遊輪馬斯喀特海港阿曼航空A4O-DEA330客機交通指示牌老人,身著傳統服裝的阿曼老人在路邊販賣水果。位於馬斯喀特的海鮮市場黝黑,沙海中,一名被曬得膚色黝黑的帥氣少年對鏡頭露出爽朗的笑容,遠處,是他的忠實夥伴——駱駝。嫣紅,一年一度的阿曼時裝週傳統與現代,阿曼本土設計師們將本土服飾的花紋與細節融入現代服裝的設計中,獨具匠心。少女,身著傳統服飾的阿曼少女切蒂馬斯喀特酒店,馬斯喀特最奢華的酒店,也號稱是全世界最美的酒店。阿曼沙海海鷗,阿曼首都馬斯喀特(Muscat)東南瀕阿拉伯海,東北臨阿曼灣,據守印度洋通住波斯灣的門戶。那卡哈堡市區街道,首都馬斯喀特的城市街道,尖圓型的門洞透露著濃濃的伊斯蘭風味。堡壘,1588年葡皇菲利普二世命令駐軍在馬斯喀特港灣修建遙相對峙的米拉尼城堡和賈拉利城堡,它們至今還在。Hyatt酒店內景,富麗堂皇的Hyatt酒店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大清真寺主廳,巨型主廳宏大而奢華。晨光中的馬斯喀特市區,簡樸擁擠卻又充滿生活的味道。入境阿曼後的沿海路阿拉伯海阿哈瑪城荒無人煙的沙漠區馬斯喀特濱海大道,遠處的沙漠與近處的碧海共同分享著一片藍天。清風拂過,有沙的質感和海的味道。首都著名標誌——馬斯喀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