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設定榷場與西夏進行貿易
在975年前的今天,1045年1月14日(農曆1044年12月24日),北宋設定榷場與西夏進行貿易。公元1038年(宋寶元元年),元昊正式稱皇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元昊此舉表示脫離宋朝。可是宋朝不承認元昊的獨立,從此宋、夏連年戰爭。但是,宋軍屢戰屢敗;西夏亦因頻繁出兵,造成士卒死傷,財政困難,人民厭戰。1044年(宋慶曆四年)元昊被迫與宋議和。元昊表面取消帝號,由宋朝冊封為夏國主,宋則每年要給西夏銀7萬兩,絹15萬匹,茶3萬斤。1045年1月14日(宋慶曆四年十二月廿四日)宋朝在沿邊設定榷場與西夏市易,恢復民間商販的往來,繼續了7年之久的宋夏戰爭到此宣告結束。榷:專利、專賣。榷場:指中國遼、宋、西夏、金政權各在接界地點設定的互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