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5月23日發生的大事件

閻錫山病死

在60年前的今天,1960年5月23日(農曆1960年4月28日),中原大戰閻錫山為何敗給蔣介石?。閻錫山,字百川。1883年生。山西五臺人。1902年入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入日本上官學校。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任山西新軍第八十六標標統。1911年辛亥革命後任山西都督。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投靠蔣介石集團,任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1930年與馮玉祥等出兵反對蔣介石,爆發中原大戰,失敗後逃居大連。1931年返回太原。次年任太原綏靖主任。1935年阻撓中國工農紅軍開赴抗日前線。抗日戰爭初期任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影響下,曾組織犧牲救國同盟會,建立抗戰決死隊,進行抗日。1939年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製造晉西事變和晉東南十二月事變,進攻人民抗日武裝,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此後採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方針,暗中與日本侵略者勾結。抗戰勝利後參加反人民的內戰。1949年3月離開太原逃往南京。1949年6月在廣州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長。同年12月逃往臺灣。1960年5月23日病死於臺北。中原大戰前,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右)合影名字由來閻錫山小名叫萬喜,有一天,父子倆走在街上,見許多人圍著看告示,擠進去一看、見是山西武備學堂招生,回家後,父子倆商量了一夜,就決定前去報名。當天夜裡,閻書堂翻來覆去地怎麼也睡不著。想到兒子如果考進武備學堂,畢業後就成了帶兵的武官,人前該何等光彩?後來,猛地想起,如果兒子做了官,還叫小名,“萬喜”“萬喜”地到處叫,實在不雅,就想給兒子起個響響亮亮的官名。因為他素日迷信,就又想到該給兒子算個卦,看能不能考取,順便請算命先生幫助起個官名。閻書堂把閻萬喜的生辰八字,告訴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認真推算了一番後,說閻萬喜五行缺金,這次考試一定得中。閻書堂又請算命先生結合閻萬喜的命相,給兒子起個官名。算命先生搖頭晃腦了半天,經過再三推敲商酌,最後決定叫“錫山”。從此,閻萬喜就改名叫閻錫山了。大事年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入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赴日本留學,次年加入同盟會。宣統元年(1909年)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返國,出任山西陸軍小學教官、監督。不久應清朝行省鄉試,中舉人。任山西陸軍第二標教官,後任標統。(相當於團長)。辛亥革命後,率部起義,佔領巡撫衙門,任山西都督,開始掌握山西大權。以後便看風使舵,先投靠袁世凱,表示支援他當皇帝。袁死後又投靠北洋軍閥段祺瑞。1916年7月任山西督軍兼省長。1917年9月,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戰爭爆發。他秉承段祺瑞的旨意,派兵赴湖南同護法軍作戰,遭慘敗。在北洋軍閥混戰的年代,他朝秦暮楚,進行政治投機,並乘機將部隊擴充為12個旅。1927年6月,在北伐戰爭取得很大勝利的形勢下,他自稱北方革命軍總司令,懸掛青天白日旗,隨即將軍隊擴編為8個軍。7月,在山西進行“清黨”,迫害共產黨人。1928年2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參加對奉系軍閥張作霖部隊的作戰。3月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太原分會主席、北平(今北京)分會代主席、平津衛戍總司令,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河北、察哈爾、綏遠及北平、天津。1929年又兼任國民黨陸海空軍副總司令。1930年,蔣介石借“編遣”之機,剪除異己。閻錫山同蔣介石發生尖銳的利害衝突,8月聯合馮玉祥反蔣,在北平另組國民政府,任主席。9月,張學良在瀋陽通電擁護蔣介石,出兵進山海關。在蔣馮閻大戰中,馮、閻戰敗。閻錫山逃往由日軍佔領的大連。由於山西軍政要人都是他培植的親信,他仍可控制山西局面並隨時準備東山再起。1931年8月,乘日本飛機秘密回山西,隱居河邊村,遙控太原。“九一八”事變後,1932年3月,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重新統治山西和綏遠兩省。他採用保境自守的策略,著重搞好本省建設,充實力量。1935年日軍進窺綏東,他提出了“守土抗戰”的口號。1936年2月,紅軍東征,由陝北過黃河進入山西,閻軍大敗。蔣介石乘機派五個師進入山西。紅軍撤回陝北後,蔣介石仍不撤走。隨後,他面對日軍步步進逼,而蔣介石也想將他吞併的形勢,初步接受了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採取了“擁蔣聯共抗日”的路線。抗日戰爭爆發後,閻錫山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1937年9月,日軍侵入山西后,曾在代縣組織所部積極對日軍作戰,並同共產黨合作抗日。在忻口會戰中,國民黨中央軍(郝夢齡軍長壯烈殉國)、閻錫山晉綏軍(姜玉貞旅長等將領壯烈犧牲)與共產黨八路軍曾通力合作,並互相配合打出了抗日戰爭第一次大捷平型關大捷。但由於雙方裝備、戰鬥力差距較大,以及一系列戰術、戰略失誤,日軍最終攻佔了娘子關、雁門關等一系列要塞,並於1937年11月侵佔太原。太原陷落後,日軍的進攻逐漸停息,在中日雙方戰線相對穩定後,閻錫山接受了蔣介石的密令,開始製造反共摩擦。1939年蔣介石發動反共高潮後,他於12月製造“晉西事變”,進攻抗日決死隊和八路軍。後來又暗中同日本侵略者聯絡,在抗日和降日之間進行投機。抗日戰爭勝利後,積極參加蔣介石發動的內戰。1940年到1945年期間,因為一度對抗戰前景失去信心,並且為在蔣介石的擠壓下儲存實力,閻與日本軍隊及汪偽方面展開談判多次,包括1940年12月趙承綬與日本山西派遣軍(第一軍)參謀長楠山秀吉少將的第一次白璧關談判,1941年3月趙承綬和日方高階參謀官內中佐參加的第二次白璧關談判,1941年8月趙承綬與日方田邊盛武、楠山秀吉在汾陽簽訂《晉綏軍和日本軍基本協定》和《停戰協定》,1942年5月閻本人與日方山西派遣軍第一軍司令官巖松義雄中將,參謀長花谷正少將進行的安平談判(由於閻方在軍火方面要價太高未取得結果),1945年6月閻本人與日軍華北派遣軍參謀長高橋坦有進行的瑤圃談判以及1945年8月初閻與日方山西派遣軍參謀長山岡道武進行的司馬村會談。抗日戰爭後期,閻錫山為了所謂的儲存實力,與日方進行了多次談判,並且進行了互換控制地盤、配合進攻抗日根據地以及經濟上互相協作等一系列不光彩的舉動,但在抗日民族大義面前,再加上蔣介石的牽制與拉攏以及其部屬、親信趙戴文等的堅決反對,因此始終未邁出公開投敵這一步。1945年9月派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率部侵犯上黨解放區,三萬餘人被殲。隨後,在解放軍的打擊下,他的部隊不斷被殲,所佔地區日益縮小,到1948年7月,只剩下太原和大同兩座孤城,但仍繼續頑抗。1949年3月,逃往南京。6月在廣州任國民黨政府的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12月到臺灣。1960年5月23日病故。歷史點評:閻錫山早期擁戴袁世凱稱帝,可謂不遺餘力。袁死後保境安民,表面上韜光養晦,暗中卻在擴軍備戰。參加北伐雄踞華北,興師問鼎兵敗中原.日本侵略時,東山再起自強救國。而後就反共擁蔣聯共抗日,再後來動搖妥協聯日圖存。日本投降後,挑起內戰“不倒”亦倒,最後負隅掙扎病逝臺灣。縱觀閻錫山的一生,割據山西三十八年之久,是奸雄的一生。揭秘中原大戰閻錫山輸給蔣介石原因本文摘自《龍門陣》2007年第6期作者:胤凌原題為:愛錢如命的閻錫山國民黨軍閥中,閻錫山最吝嗇,幾乎到了一毛不拔、愛錢如命的地步。1930年初,閻錫山決定和馮玉祥聯手反蔣。為了取得軍閥石友三的支援,這年3月,他派參謀長周玳赴河南新鄉去拉攏石友三。周玳臨行前,閻錫山笑著對他說:“周參謀長,石友三這個人見錢眼開。他若要錢。你可全權處理,斟酌答應。”周玳一到新鄉,石友三果真哭窮,提出若要他參加閻馮“反蔣聯盟”,閻老總必須給他撥付部分軍餉.否則……周玳一聽,佩服閻錫山的先見之明,當即慷慨許諾給石友三80萬元款子。石友山隨即表態:解決了軍餉,將緊跟閻老總……周玳回到太原,即將此事如實稟報閻錫山。閻一聽讓他拿出這麼多錢,心疼得不得了。眼珠子骨碌碌一轉,面對眾多晉軍將領,竟撇著嘴極為不滿地說:“哼!咱們的代表,畢竟是個代表嘛!一跑到外面去就當起皇帝來了。”周玳出力不討好,十分難堪。此後,閻錫山一直拖著不提給石友三錢的事情。石派人來催,他也不理。石友三見此大為光火,拍案大罵:“人人都說閻老西摳門。果然不假!不給錢,想讓老子給他賣命,沒門!”後來,閻錫山在眾將領的勸說下。不得不掏心挖肺地給了石友三30萬元。石友三也就勉強參加了“反蔣聯盟”,但心裡對閻的摳門一直非常不滿。結果在蔣、閻、馮中原大戰的關鍵時候,作為閻馮聯軍第四路軍總司令的石友三,在蔣介石許諾100萬軍餉的利誘下,立馬給閻錫山背後插刀子,反戈一擊,致使閻馮聯軍陣腳大亂,很快敗北!戰後,一些晉軍將領不無惋惜地說:表面看,我們輸在石友三的反水上了,實際輸在老總太吝惜錢上了啊!1949年12月,身為國民黨行政院長的閻錫山和陳立夫一起從成都飛逃臺灣。飛機飛了4個小時後。飛行員報告說,飛機遇到了冰層氣流的阻滯,無法再往前飛。只好又折轉回成都鳳凰機場,決定第二天再走。此時人民解放軍的隆隆炮聲已經在成都外圍響起。陳立夫深恐第二天的飛行再有閃失,便向飛行員詳細詢問,如果再遇到冰層寒流,如何不返航而闖過去?飛行員遲疑了片刻,只好實言相告:“閻院長帶的東西太多,光金條就十幾箱,飛機超載,遇上寒流結冰,無法升高。解決的唯一辦法是減輕飛機重量。”陳立夫想:非常時期,人命比金條值錢啊!他立即找閻錫山協商。閻錫山一聽讓他丟下金條,臉色比死了老子還難看。他很不高興地說:“我的財產在山西帶不出來了,現在就剩這麼點積蓄,跟隨我的家人、傭人,還有已到臺灣的親戚,過去的老部屬,將來都要靠這生活,丟不得啊!”呵!這老傢伙,還真是愛財如命啊!黨“國”都到了這時候,逃命要緊啊!惱火的陳立夫立即給閻錫山最後通牒:我們的生死都攢在你手心裡了。你現在有兩種辦法可供選擇,一是丟下金條,二是精減你的隨員。你自己看著辦吧。朱家驊等同機國民黨要員也眾口一詞。眾怒難犯,閻錫山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後無奈地讓兩個衛士帶著他兩個心愛的侍女留了下來,金條他還是帶上了飛機。陳立夫到臺灣後一瞭解,閻錫山早就將大量金條運到了臺灣,當即氣了個一佛出世,二佛昇天!自認為像閻錫山這樣愛錢如命的人不能再在“政府”擔當大責,便氣咻咻地到蔣介石處狠告了一狀。蔣介石也對閻錫山的貪財很反感,加上在大陸時,閻錫山一直對他陽奉陰違。心裡早就不滿。於是,蔣介石讓閻錫山繼續任了幾個月的“行政院長”.就以“莫須有”之罪名將其打入了冷宮。此後,閻錫山便結束了他在國民黨政權中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