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5月19日發生的大事件

清末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唐廷樞出生

在188年前的今天,1832年5月19日(農曆1832年4月20日),清末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唐廷樞出生。唐廷樞,號景星,亦作鏡心,出生於1832年5月19日,廣東省珠海市唐家鎮唐家村人。珠海鄰近澳門、香港,中國近代早期的買辦很多都是從這裡產生的。唐廷樞和他的胞兄唐廷植(茂枝),族兄弟唐瑞芝、唐國泰(翹卿),都是當時聞名的買辦人物。而他的侄兒唐傑臣和侄孫唐紀常,也繼承了他們的職業。單是怡和洋行一家,從唐廷樞經唐廷植、唐傑臣到唐紀常四任買辦,為時達半個世紀以上。1908年在原址重新建了一幢東印度式建築唐廷樞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洋行買辦,又是清末洋務運動的積極參加者。他的一生,對創辦近代民族實業,推動民族經濟發展,有過重要的貢獻。中國清末洋行買辦,洋務企業活動家。唐廷樞家族的後人、80多歲的唐有淦老人曾傳述,唐廷樞50歲之後,經常返回家鄉熱衷公益。他曾對唐家灣修築碼頭進行嘗試,以小火輪開闢通往廣州與香港的航線。37年之後,孫中山在規劃《建國方略》時,將這個碼頭確定為唐家大港。據記載,唐廷樞在天津病故後,其靈柩用輪船從上海運回到老家唐家灣。和唐廷樞的靈柩同行的有十三國商務官員的專船。當這支龐大的船隊在唐家前環海“一字排列”時,整個海岸都燈火通明。參加喪事的有近千人,十三國的駐津領事館在公祭日下半旗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