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發動“閃電戰”
在80年前的今天,1940年5月10日(農曆1940年4月4日),德軍發動“閃電戰”進入荷蘭比利時。越過阿登山區的德軍裝甲部隊1940年5月10日,正當納粹不斷拓寬其破壞性入侵的道路之時,上百架德國飛機今晨猛然襲擊了比利時和荷蘭的城市和機場,為陸軍的入侵開闢道路。在荷蘭,德軍顯示了“閃電戰”的威力。阿姆斯特丹市內和周圍多數主要機場,在黎明前突如其來的驚駭中,受到猛烈的炮擊。德國傘兵,其中一些穿著荷蘭軍服在陸軍快速越過荷蘭邊界的同時,從天而降。突然襲擊並沒有使荷蘭感到特別意外,一個星期來,這個國家一直在準備抗擊德國侵略。事實上,至少有6架德國飛機被高射炮擊落。然而,德軍強有力的、配合得當的閃電戰終使荷蘭陷入流血與恐怖之中。預期荷蘭政府不久將使用其獨特的防禦武器--水戰。即開啟荷蘭特殊構造的防洪壩的閘門。不言而喻,荷蘭立即對德宣戰。女王威廉敏娜向公眾宣佈:“在我們的國家,憑良心審慎地嚴守中立之後,......德國在未發出任何通牒的前提下,突然襲擊了我們的領土。”她號召人們拿起武器,“最大限度地保持發自良知的警惕和鎮定。”另一些德軍團以同樣的快速有效的方式越過比利時邊界。凌晨,納粹空軍在安特衛普、尼韋爾和布魯塞爾投下炸彈、傘兵在位於比利時防線北部的埃本-埃馬爾要塞著陸。正當守軍與德國傘兵部隊激戰之時,德國步兵實際上未受任何阻礙地在附近的阿爾貝特運河上湧入,安特衛普機場受到猛烈的轟炸,一直持續到天明。天亮時,機場上已400名比利時人被炸死,附近居民房屋的火勢已難以控制,居民深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擔憂。比利時首相皮埃洛特和外交部長保羅-亨利-斯派克拜見了國王利奧波德。三位首腦釋出了一道“國家緊急狀態”令,向柏林提出了抗議,並動員一切可能參戰的男子,他們相信法國和英國會提供幫助。可是據德國外長約希姆-馮-裡賓特洛甫說,聯合入侵是為了保護低地國家免受盟軍進攻的危險。他說,英法兩國準備用低地國家作為入侵德國的墊腳石。他還聲稱:“盟軍正策劃襲擊德國領土,這一點是德國所不能容忍的。”馮-裡賓特洛甫還發表宣告說:“德國人民被強加於生與死的鬥爭,政府不打算垂手等待英國和法國的進攻。”同盟各國政府不屑對上述謬論加以評論,把其視為納粹的宣傳。荷蘭軍隊指揮官向德軍投降德軍坦克戰改變了世界戰爭戰略思想德軍突破防線時沒遇到有效的抵抗英法聯軍的盲目樂觀成為後世笑柄德軍將領檢閱投降部隊納粹旗幟插到布魯塞爾荷蘭只能用這種辦法阻擋德軍前進荷蘭用沉船阻塞河道德軍部隊佔領荷蘭城鎮荷蘭飽受德軍炮火蹂躪荷蘭築起街壘荷蘭女王在倫敦組成聯合政府荷蘭地下新聞工作者堅持鬥爭荷蘭為阻止德軍進攻毀壞了橋樑